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福星太后来种田> 第16章 种草大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种草大计(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16章种草大计

本始二年夏天的时候,当潞县冯家和各家联络友谊、获赠奴仆之后,小冯媛就陪伴着大父,指挥着这些已经属于冯家的五十名仆人在草田上忙碌着。

冯媛先在百顷草田上选了中间的一块地,距离冯家蒸馏酒的酒坊不远、离泉水处很近的地方,让仆人们开始平整将来建造居住用的房屋的土地,之后,在画好的地上,砌起了一道土坯围墙,将酒坊和泉眼都围在了墙里。

为什么不建砖石墙呢?

冯媛也想砌砖石墙,可是,冯家没钱啊。

在冯家开始酿造酒精之前,潞县冯家不过是中户之家,所有田地、房舍、奴婢、牲畜等加起来不过几十万钱,虽然能够让家中的子孙们达到朝廷选官的标准,可是,离上户之家还有好大的距离。

汉时的大家,家财起点要百万钱,即一百金。在冯家与各家联谊,特别是天子赏赐草田和黄金之后,潞县冯家倒是快速地跻身上户之列,不过,百顷草田摆在那里,要花钱的地方还是很多。

十八枚瓴甓(汉代砖瓦的称呼,读ling-pi)就要一百六十钱(作者没查到汉宣帝时期的砖瓦价钱,此物价来自于【九章算术】),砌一道千步一人半多高的砖石墙,按照后世的换算周长超过一千三百米,高度超过两米,以通用汉砖那长三十六厘米、宽十八厘米、厚四五厘米的尺寸,那得需要多少瓴甓?!

一金直钱一万,天子赏赐的黄金四十斤用来买瓴甓估计也不够用。先建道土坯围墙,用上个几年再说。

有人说可以不建墙。开玩笑,草田的东边和北边离太行山不远,夏秋山里食物多,大型食肉的野兽不会下山,冬天和早春可就难说了。围墙一定要先建好,安全第一。

上党郡潞县境内浊漳水是从西北方向流入的,向东南方向而去,流过县城后,由于受地势影响改向东流,然后,出潞县,过太行山脉。

河水东北侧和北侧的地形要比西南侧和南侧的高,县城所在的方位向西和向南而去是一片平川,属于上党盆地的东北部分。

浊漳水在冬季的枯水期时,河水浅,水的流速也缓,人们可以直接涉水过河,爬个小坡到东岸和北岸。

春夏雨多的时候,水多浑浊,因此得名浊漳水,特别是夏季,水势猛,水流大,平日里供人车行走的石墩木桥常常会被冲的只剩下了石墩。

进入十月之后,农闲时期,田地里没有多少活计要做,乡下不少农户会趁着过年前到县城里找点活计做做。冯家也利用过年前的这个把月雇佣了一些农户,翻垦一部分草田,为来年开春的种植做准备。

过年前,冯家的辛安美酒送出去了不少,夏天联谊活动之后,冯家辛安美酒的名气就在上党郡周边几个郡传了开来。

天子赐名的辛安美酒按照后世的标准衡量有五十度,入口浓郁,回味悠长,比三四度的醴酒猛烈多了,更适合北地男儿们饮用。

朝廷要酿酒,将秋天新收的红高粱征收走了大部分。冯家所存的酒都是此前酿造的,故而,除了送礼之外,冯家暂时没有打算卖酒,倒不是因为卖酒要缴纳酒租,而是因为冯家暂时没有多少酒卖。

武帝时期,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朝廷下令初行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实行酒类专卖,其目的是利用专卖的方法,为国家聚财。

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下令罢了榷酤,允许民户酿酒酤卖,不过,必须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也就是说,卖酒可以,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缴纳酒租,否则将以刑律处置。

一升酒缴纳四钱酒租,一斗十升,一斗酒四十钱的酒租,对斗酒千钱的冯家辛安美酒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无奈先期存货不多,送礼送些,自家喝些,也就没有多少了。

本始三年开春后,小冯媛先让僮仆在已经建起的土坯围墙内修建一些较为简陋的庐舍,先期能居住就行。等以后有钱了,再慢慢改建成重堂高阁的庐舍。至于以后,这里是“所居成聚成邑”则需要时间来实现。

开始种草之前,冯媛的大父将自己的老仆人冯清安排给冯媛做帮手。冯媛先是按照在驹衍空间里学来的知识,选择土层深厚、向阳、疏松、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然后,让家仆们将土壤再次深耕,把土块弄碎,将前期准备好的农家肥厚厚地施入地里,又在田里整地为畦。

春二月,杏花开了,天气开始回暖,小冯媛安排冯清将她前一年选育好存储在地窖里的竹草的茎节种苗取出,家仆们和冯氏族人一起劳作,将种苗按照要求种植在田畦上挖好的种植沟里。种下后,浇水施肥。

竹草前期生长缓慢,在派人进行田间管理后,冯媛的注意力就投放到了苜蓿和大豆等作物的种植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