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问晋风流> 第十章 对与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对与错(2 / 2)

蒋干慢条斯里的放下茶杯,缓缓道:“他们二人互相戒备,如今都未入城。听说彭城王石遵让他们各自返回驻地,也不得在邺城逗留。”

“那这么说来,彭城王并非是针对我们。”周成在一旁问道。

“周将军说的不错,石遵手下兵马并不是太多,如今各路人马互相制肘,谁也奈何不了谁,他也怕逼急了便有人再扶一个王爷出来,那他便只有吃了不兜着走了。”

石闵道:“众位将军还是依命行事吧,这次我们全无机会。”

这蒲洪与姚仲戈,李季也曾有所耳闻,蒲洪是氏人,世居关中,十余年前被石虎手下大将麻秋所败,投降石虎,但手下仍有近十万的兵马,便石虎也对他忌让三分,那姚仲戈是羌人,同样自统部曲,实力不可小窥。

“主公!”蒋干一听石闵这么说,顿时急了,连忙劝道;“主公!其实我们并不是全无机会,我们大可效仿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匈奴刘渊起,我等炎黄子孙,遭外族奴役,已有数十年,司马氏偏安江左,无心收复这大好河山,我等血性之人,自奋发自省,如此机会,实乃是千载难求啊。”

“二弟以为如何?”石闵看了蒋干一眼,又朝李季问道。

李季思索片刻,这才缓缓道:“在下以为,如今石遵以武力取得皇位,其它皇子便未必服气,石遵必发兵讨伐,我等只需在此坐等羯人慢慢消耗实力,努力积攒力量,在其两败俱伤之后,再来收拾残局。”

“等!等!等!当年祖逖北伐之时,我等在河北翘首而望,可是只等到祖逖身死,他也未曾渡河,两年前,桓温收复巴蜀,我等自以为北伐已是直日可待,可等了两年,还是没有丁点消息。二将军,我等炎黄子孙,已经等了数十年了,晋武帝之时,我等北方人口,已近千万,现在十不存一,胡人人口反而大增,再等下去,我等非得灭族不可。依我看来,如今石虎身死,诸子争位,正是大好时机。”蒋干一脸愤恨,李季从他脸上,看到了后世人提起某个岛国时的模样。

蒋干如此气愤,却是李季始料未及的,他虽然来到这乱世当中已有数月,但只以为石虎施政不当,却从未想过严重到将要灭族的地步,想想后世那些阿三们等级森严的种族制度,李季不由一惊,如今赵人和国人,不正是如此么?

想起那漳水上的浮尸,想起那些得意的监工,想起那古道边的森森白骨,想起宫里那尖叫的宫女,莫非……也许……难道自己错了?李季浑身冒出一身冷汗。

可是,现在奋起反击,就能拯救百姓于水火当中么?若是失败,只怕反而激起这些羯人的狠性,李季只觉自己心里陡然的收缩了几十下,反而有些畏手畏脚起来,如今那些士家大族的精英们呢?他们在哪里?他们在高淡羽化登仙的玄学之道,他们在秦淮河寻欢作乐!

李季心里大声喊道:司马氏啊司马氏,你们到底在那里干嘛呢?八王之乱,你们引狼入室,就这么留下一个乱摊子,难道这些北方的百姓便不是你们的子民?

也许,蒋干说的没有错,李季清楚的记得,当初讨伐梁犊之时,一路所见的那森森白骨,可是,以血还血,当真是唯一的一条道路么?

石闵咳嗽一声,缓缓道:“蒋先生莫要心急,依我看来,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主公,现在时机,怎么会还不成熟?”蒋干连忙问道。

石闵缓缓道:“我的见解,却是和蒋先生有所不同,如今邺城一地,处在皇祖父手下众将的团团包围之中。北有襄国石邸驻守,西去太行釜口,张沈扼住要害,南渡黄河,便是姚仲戈屯田之处,往东去,便是平原一片,仔细算来,这邺城周围,便有数十万兵马。石遵之位,本来便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些将军,未必便遵他号令,我石闵虽然自负,却没有一下消灭数十万军队的本事,还是如二弟所言,缓缓图谋吧。”石闵的一番话,却是从军事的角度出发,正是仁者见仁。

“那,那我们便依石遵命令,明天便走?”周成在一旁问道。

“走吧,你们路上小心点,别被人抓住什么把柄。”石闵一挥手道:“二弟留下。”

众人鱼贯而出,李季问道:“兄长找我有事?”

石闵神神秘秘道:“昨天我们收获了一大笔,二弟你也来分分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