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末世来客> 卷二 见龙在田 第五十一章 拜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二 见龙在田 第五十一章 拜师(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后台,张秋歌与马老先生聊的劲起,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午吃饭的点儿,马老先生原本准备告辞回家吃午饭,但张秋歌却坚决不许,要请马老先生好好撮一顿,这个付账的活王世杰抢了过来。

马老是回民,所以需要一家回民餐厅,说起津门的回民餐馆,有一家饭店不得不提,那就是始于1935年的鸿起顺,由一对儿回民兄弟创办,最早靠买一些牛羊肉与羊杂碎发展起来,其中最著名的菜式当属红烧牛舌尾与老爆三两道。

来到饭店门口,马老一看招牌就忙道:“你们俩不用迁就我,随便找个地方就得,这儿有点贵啊。”

“没事儿,今天咱们打土豪,小王是国外来的‘资本家’,再说我早对鸿起顺的红烧牛舌尾垂涎已久,今天正好借你的光来蹭一顿。”张秋歌与王世杰相处两天下来,已经知道这个年轻人属于相对单纯的那一类人,开个小玩笑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在华夏,甭管你是谈生意,还是攀交情,最好的场所就是饭桌上,几杯酒下肚这关系就会拉近许多。

今天下午由于张秋歌和马三立下午要登台表演,三人就没有喝酒。饭局虽然无酒,可在座的三人也都不是非酒不可,尤其是马三立老先生妙语连珠,宴席上的氛围也是轻松愉快。

聊着聊着,王世杰看着张老与马老谈笑风生,心生感慨的对二老说道:“我要是什么时候讲话有马老这么幽默就好了,过去我那帮兄弟总是说我情商低,讲话太严肃,没有一点幽默细胞。”

张老笑着说,“马老一辈子跟语言这门学问打交道,到了现如今,他老人家随意言谈就如同一门艺术一样,幽默已经浸透在字里行间,你要想有此成就,没个几十年怕是不可能,不过你可以跟马老好好学学这门语言的艺术,毕竟我们每个人每天做的做多的事情就是讲话嘛。”

马老谦虚道:“甭夸我了,这儿的房顶有点高,我飘上去等下你俩还得费劲找梯子救我,什么艺术不艺术的,吃的就是这碗饭,现在是国家政策好,搁早些年我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入流。”

王世杰道:“马老您就别谦虚了,我是真想找个老师好好教教我怎么说话办事,总觉得自己说话死板,没点水平,哪像您,说话之间应了那个成语,谈笑风生,我是真心羡慕。”

“哈哈,小王同志这不是挺会讲话吗,你这么捧我有什么目的?实话实说,我一个月工资带奖金四百三十块,你要是想借钱免开尊口。”马老表情认真的又是一句玩笑,逗得张老直乐。

张老也玩笑道:“我看小王是觉得相声这个行业有前途,想要拜你为师呢,将来万一工厂搞不下去了,还能有门手艺混饭吃,人家这叫未雨绸缪。”

马老呵呵一笑,“原来是拜师啊,这个还不简单,我还没有外国徒弟,你要拜我为师也好,将来把华夏相声传播到国外去,也算填补咱国家的一项空白啊。”

这话本是就着张老的玩笑随意接的又一句玩笑话,不料王世杰却没听出来,还以为马老是暗示他拜师,华夏有奉茶为师的传统,这个王世杰还是知道的,也没犹豫,拿起一个新茶杯倒入半杯茶水,恭恭敬敬的走到马三立老先生身前,躬身双手将茶奉上,肃然道:“老师请喝茶。”

看见这一幕,别说马老先生有点傻眼,就连张老也目瞪口呆,二老均是没有料到王世杰居然把玩笑话当真。王世杰那是什么人?自海外到华夏投资,先不说准备筹建的电子实验室,单是正在创办的工厂前期投资就达三千万人民币,标准的亿万级富豪,这样的人物莫说是华夏很稀有,放眼全球也是不多见的。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人因为两句玩笑话,就一本正经的准备向一个相声艺术家拜师,这太出人意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