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79章 锦州会战(1)(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9章 锦州会战(1)(一更)(2 / 2)

女儿河一战,歼灭了清军4万余人,如果算上小凌河的战斗,共歼灭清军五万余人,不过这一战明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连女儿河和小凌河明军共伤亡了一万一千人。

短短的两天有如此战绩,实在是可喜可贺的大胜仗了。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杀敌3000,自损800,就已经是兵家所追求的大胜仗了,那种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完美的战斗纵然是战神如白起韩信之流亦是可遇而不可求。

朱由崧传旨,原地休整人马犒赏三军,然后把自己和宋献策,张献忠等人商议的攻取松锦的策略向李自成等人作了传达,让他们心中有数。

这一下李自成也不急着进攻锦州了。经过此役,他也认识到锦州远非宁远可比。清军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不容小觑。鞑子们在这里屯驻重兵,小顺治和孝庄皇太后亲自坐镇,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会战,李自成很是赞成朱由崧的这个策略。

两天之后,李柱石统领的炮营也开到了。按照朱由崧的部署,为了造成大兵压境之势,李自成的马军,张献忠的步兵,拉着大炮,十几万明军陈列在锦州城外十几里远的地方。

明军没有攻城,也没有困成,而是找个地方安下营寨,摆出了一副打算强攻锦州的阵势,杏山,松山和塔山三城的守军立刻紧张起来,日以继夜的巡逻防守。

这三城互为犄角,三城的远近炮火实现了全覆盖,再加上城头上的弓箭,滚木和石块,没有火力死角。而且这三城都修有内城,外城,辅城和瓮城,10万清军的精锐严防死守,是真正的固若金汤。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明军仍然没有攻城。

但是,城中的顺治和孝庄皇太后就开始猜测朱由崧的心思了。

小凌河和女儿河两城失陷,多尔衮阵亡的消息,锦州城当然知道了。顺治帝大哭,顿足捶胸,孝庄皇太后也伤痛欲绝。

损失两座小城不算什么,关键是失去了多尔衮这样一个大人物。

摄政王多尔衮这颗将星的陨落,对他们的损失和打击可太大了。小顺治虽然雄心万丈,但是失去了多尔衮,无疑是倒了一座坚强的靠山。

孝庄皇太后悲天悯人,哀叹上苍的不公,对大清抽去了一根台柱子,让她柔嫩的肩膀失去了一个特殊的依靠。

宁完我等人赶紧相劝,顺治小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哭了两天,才算止住悲声。他们命令全城挂孝,既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摄政王的哀悼,也表达了他们母子与明军决一死战的决心。

然而,十几万明军兵临城下,却迟迟不开战,既不围城,也不攻城,看不到有什么大活动,就这样睡了吃,吃了睡,一日三餐,跟游玩也差不多,令顺治集团泛起了嘀咕。

这样的和平对峙,里面绝对有事!

有人认为朱由崧在等待时机,可能是大炮军粮等均需补给尚未完备,也可能是在等待什么兵马。

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以及宁完我等君臣要员反复商量,但是,无论如何商量,结果都是除了严防死守,还是严防死守,绝不能出城跟他们交战,因为现在朱由崧的远征军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点,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反复为他们证明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清军不管是八旗精锐还是新成立不久的绿营兵,远远不是远征军的对手,他们只能凭险而守,决不能与明军在野外浪战,这是他们总结出来的血与火的经验教训。

这时大明远征军的五万水师舰队,已经开到了大凌河的入海口,然后逆流而上了。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