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的脸上,掠过一丝诡异的笑容,点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蒋将军肯弃暗投明,实为当世英才,比之顽冥不灵的傅佥,不知要强过多少。¥℉,蒋将军请放心,事成之后,我大魏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
“那依统领之见,我们下一步该当如何?”蒋舒既然选择了背叛,当然是越快越好,留在阳安关时间越久便越危险,毕竟傅佥才是阳安关的主将,大部分的兵权是掌握在他手中的。
银狐不急不徐地道:“唯今有三策:上策是暗杀傅佥,将阳安关的兵权夺过来;中策是抢夺一座城门,待我大魏兵马杀到之时,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下策是带兵出城投诚,与我大魏军汇合之后,再攻阳安关。三策之中,上策风险最高,但将军可以全其功,一旦得手,阳安关尽在将军之手,是为首功;中策强夺城门,必于傅佥交战,如果得手,可助大魏军破城,是为次功;下策将军可全身而退,无任何风险,不过再取阳安关则难度增大,将军所立之功只能算是末功了。”
蒋舒不禁是暗蹙眉头,银狐所提三策,也的确是蒋舒现在所能选择的三条道路,暗杀掉傅佥,也确实是上策,傅佥一死,整个阳安关可就全落在他的手中了,把整座关城献给钟会,可不就是首功一件吗?
不过,行刺傅佥真的那么容易吗?
且不说傅佥身边护卫成群,就是傅佥本人,那也是武艺高强,一旦行刺失败,自己还能不能脱身都是未知之数。
蒋舒摇摇头,这种高风险的勾当可不是他能担当的。至于选择下策,倒是没有风险,但银狐的话说的很明确,出城而降,等于只是消耗了阳安关的部分守备力量。整个阳安关还在蜀军的手中,魏军想要破城,还得花大气力,自己所立之功只能算是微末之功。
看来只有选择中策了!
蒋舒咬咬牙道:“如今交战之时。傅佥岂能无备,想要行刺于他很难,在下手中,尚有一部人马,倒是可以强取一座城门。不过事泄之后,傅佥定然会派兵来战,我手下虽有些心腹之士,但大部分兵士皆是出身西蜀,未必能真心实意地跟随我投降,支撑个一时半刻问题不大,但时间一久,恐怕难以支持。”
银狐微微一笑道:“将军放心,钟大都督岂能让将军孤军奋战,我大魏军虽兵退三十里。这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钟大都督早已密遣胡烈率五千精兵暗伏于阳安关城外,只等城中举火为号,便会来接应将军。”
蒋舒大喜,道:“既如此,在下便立刻准备,请狐统领支会胡烈将军,明日三更时分,阳安关南门,举火为号。共谋大事。”
蒋舒连夜将几名心腹的校尉司马召集过来,这几个军官可都是跟随蒋舒多年的亲信,一听蒋舒要投靠魏国,皆是举手赞成。蒋舒直接统辖的有一千余人马。可除了一些心腹亲信之外,蒋舒对这支军队并不能完全信任,所以蒋舒要找这些心腹的军官密如何来抢夺阳安关的南门。
行动的计划很快地就确定了下来,以心腹亲信部队为主体,裹挟部曲前往南门,诈称协防南门。如果守南门的军队不从,阴袭之,立刻打开城门迎接胡烈的军队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