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泰坦穹苍下> 第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2 / 2)

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撇开了这份令他感到异常难堪的战场演示地图如果他在卡尔查克特战役的表现可以被评7分那么他在之后的追击战里的表现连4分都到不了!尽管他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战争技术上客观存在的难题但他面临的混乱局面多半是因为追袭行动本身就不存在明确的目的性。

尽管这种目的性可以勉强解释为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进而在运动中大范围地包围敌人、聚而歼之!但这种解释又在可行性上欠缺最关键的一环:

此时此刻!已经冲到整个反坦联军前面的水仙骑士团第一分集群还没有一支部队找到鲁宾元帅领导的西部集团军群即瓦伦要塞方面军!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面对的始终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近卫军总参谋长和瓦伦方面军挡住反坦联军向西退却的路径光靠水仙骑士团绝对无法完成收拢西线包围圈的使命!

骑兵适合突击用作防守绝对是浪费也不那么保险!一旦反坦联军以优势兵力向孤立在西线的水仙骑士动突围战……得不偿失!得不偿失!水仙骑士只得让开路面。

总的来说!一日联系不上“神出鬼没”的鲁宾·斯普亚留斯奥斯卡就只能任由摆在面前的大战场继续混乱下去他也只能继续实施分部包围、分部突进的策略!只有确定了瓦伦集群的位置这位最高统帅才能尽起全军。把散落在3o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地西方联军哄到一个地方、逼到一个点!

不提也罢!神佑泰坦!神佑鲁宾!奥斯卡只能这样想。

为了排遣郁闷帝国摄政王丢开了堆积在桌案上的军事简报他得找些轻松的东西分散一下精神。

过期地《每日邮报》这就凑活!奥斯卡摊开报纸。7月24号的头版头条以醒目地大字刊印着泰坦帝国最着名的军事观察家、评论员布的社论《胜利——属于尚未准备好的泰坦军人》角标题是《纵论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摄政王殿下在都林斯大平原》

哦啦……有意思的很!

帝国摄政王在反思中已经了解敌我双方在都林斯平原大决战中地表现基本上都是混乱不堪。之前已经反复提到西大6历史上的第一次百万兵团大决战固然是以一方的混乱战胜了另一方的更加混乱但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军事观察家却提出了新鲜的观点。

先泰坦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决定一切!这个论调一点也不新鲜但在以往的历朝历代。很少有人肯定普通一兵和下层民众在战争中的作用!看看之前的军事史和国别史不管是传记文学还是史记文学在提到战争地时候总会提炼出一个主宰一切的人物。而今日的泰坦尽管这位最负盛名地军事观察家还是以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这个名字贯穿论文始终但他在文章的第一个段落就订立了论题——“感谢伟大神圣的祖国哺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是他们以集体智慧和艰苦卓绝地抗战为饱受摧残的民族集体赢得了胜利的辉煌!”

这一点无须多说奥斯卡早已承认个人在战争中的地位是星火之光只有星火汇成银河银河汇成宇宙宇宙借着千万人的心灵力量才开始运转!

不以等级论是非、不以王侯论成败!肯定人肯定个体!肯定集体在个体基础上才能爆能量。这是军事史上的第一次也由此为泰坦古典军事思潮和军事传统拔高了一个台阶开创了现代军事体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系。即人性战争这一概念!

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几乎是在一触手的时候就把握到这篇论文的重要意义虽然他对个体存在的意义还停留在初步认识这样一个阶段但他拥有一位伟大统帅所必须的敏锐意识士兵的心理和以此为基础产生的动量将决定战争的成败。这是他越自我的契机!过往的军事统帅都认为自己的一道命令能够改变一切奥斯卡却不这样认为他的命令和决策只是步向胜利的依据他的士兵和士兵展示出的暴力才是推动历史向前迈进的力量根源。

其次!都林斯大平原上的决战只是泰坦摄政王的一次试验。军事观察家用了“试验”这个词汇。应该说他为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找了一个台阶最高统帅完全不尽如人意的战场表现被“试验”的实验性冲淡了一个词就把奥斯卡说得眉开眼笑可见笔者的功力的确非同一般!

大决战的试验性也是最高统帅也就分析过的至少在战前他就已经明确了这个概念。由东方传来的史籍记载早在教历前十一世纪一个名为“秦”的国家结束了远东大6的分裂局面在统一的历程中最着名的一场战役就是百万大军对垒的“长平之战”

算一算东方王国之间进行的这场大战整整比西大6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兵团决战提前了一千七百多年这个名为“秦”的军事帝国创造了只会出现于传说中的战果!其实按照这篇论文上的描述这场大战确实是传说只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就西大6现有的军事理论而言没有任何一位军事分析家能够合理地重现那场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战役!

在那次战役中进攻方为“秦”防守一方的态势和卡尔查克特战役之前的泰坦帝国差不多。但不同的是进攻方“秦”在决战中击败了防守方论文将攻守双方掉了过来以东方人的决战引出西方人的决战。

“秦”动正面进攻。防守一方因由战争策略上地失误和战术上的僵化在决战中失利“秦”在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同时将败北地一方分割包围最终促成包围圈中的敌人无条件投降!

不管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东方人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制造这场传说中地大决战都为目前的泰坦军人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样的兵力、同样的主力决战背景、同样的平原地理条件、这一切都可以为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提供参考!可是……

“哦啦……这简直难以置信!”

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接着往下读!他不由出这样地感叹!“秦”

**人在战役结束之后竟然俘虏了4o万降兵!光明神可怜见!这4o万人不是鸭子、不是牲口!而是4o万武装起来的军人!要用多少部队去俘获4o万武装起来的军人?要怎样经营包围圈才能把4o万武装军人逼入无条件投降的绝境?

泰坦摄政王真想跑到东方去打听打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过一个叫做“秦”的军事帝国?如果存在。那么他就想确认一下是哪个见鬼的家伙为秦军在17oo年前打赢了“长平之战”

接着看……下文果然提到了秦军的指挥官!奥斯卡咧着嘴巴念出拼音:

“勃……勃起……是叫勃起吗?”

杀手璞嗤一声喷掉了嘴里的茶水“求求你!千万别在那么念!看着我的唇形正确地音是白……起!白起!”

“白起?”奥斯卡转向老朋友他都忘了自己身边就有一个东方人。

“没错!就是白起!”13兴奋地点了点头他非常喜欢看着这些所谓的西方军事家在面对老祖宗留下的战绩时露出地那副白痴一样的表情。杀手之王笑呵呵地说:“若是依我看。跟白起这个杀人魔比起来东西方历史上所有着名的军事将领都没上过大学!”

“白起……杀人魔?”奥斯卡露出疑惑的神情。

13敲了敲烟斗“你干嘛不接着往下看?”

奥斯卡就接着往下看。

“哦啦他妈地见鬼的光明神!”泰坦摄政王举起报纸叫了起来。

“勃起杀了所有的降兵?他活埋了4o万俘虏?这也太胡扯了吧?你们东方的历史是谁写的?这家伙跟勃起有仇吗?坑杀4o万人?都林人口去了一半!17oo年前?”

“是白起!”13有点不耐烦。

“好吧!好吧!”奥斯卡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姿势“勃起也好白起也罢!这都是真的?是正史记载的?不是哪个精神病人记剥了病时的噩梦?不是哪个小学文化的写手为了玄幻而玄幻……”

“不是!都不是!”13斩钉截铁地打断奥斯卡的话“我再强调一遍距今17oo多年前秦军统帅白起于长平之战尽歼敌军主力俘获4o万降兵为了使敌国彻底失去有生作战力量和续战能力。白起毅然下达屠杀所有降兵的命令于是……天苍苍、野茫茫……”

“长平在哪?”泰坦摄政王不想听废话。

13摊开手:“告诉你你也不知道!

“我想去看看……”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叹息着摇头“那里一定很壮观!”

所以说!这篇军事论文在叙述卡尔查克特交战盛况的时候并没有多么出奇的地方。它只是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东西方在两场决战中的战术表现由于“长平之战”只出现于传说中泰坦的军事分析家又无法合理再现战争全貌这段论述的现实价值就被大打折扣。帝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也就没心没肺地看了几眼他还在惦记着“勃起”给他造成的身心震撼。

最后一部分还是按照以往军事论文的老规矩文章大段大段地引述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这位最高统帅在战役历程中的言行再由普通一兵的英勇拓展到整个军人集体忘我作战的精神!总之一句话——摄政王殿下贡献突出、帝**人前仆后继、胜利归于整个民族、归于神圣泰坦!

奥斯卡合上报纸他转向13:

“有没有可能……”

13莫名其妙因为奥斯卡话没说完就陷入沉思。

有没有可能?没有任何可能!

以西大6目前的军事思想和理论实际做参照。别说是17oo年前就算现在也无法做到秦军的高度!

泰坦摄政王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他不清楚秦军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也不清楚在当时地历史条件下要用怎样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对4o万人的包围圈。而最重要地一点平面战场也是立体的!秦军如何保证各个战斗部之间地协同配合?如何策动包围战线上时刻都有可能生的反突围作战?如果再把疑问拓展得更广阔一些……见鬼的白起如何包围了4o万大军?难道他的敌人就是乖乖聚在一起等着被围歼?这其中包含着多少战术较量和生死考验?

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本想获得一时半刻的轻松。可他地心口就堵上了新的迷团一位东方统帅在17oo多年前赢得了一次传说一般的伟大战役时至今日!西方王国终于有机会进行一场类似的较量而泰坦军人的最高统帅已经占尽优势他完全有机会“勃起”一次。可他扪心自问不光是对战役本身他的作战思路和对战斗部队的控制仍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

见鬼的鲁宾继续玩失踪就算西方联军能够安然逃离泰坦也不是什么大事!泰坦与西方王国之间的现实矛盾又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彻底解决地!但有了第一次、那么第二次呢?第三呢?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地操控大兵团集群作战的正确方式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永远都只是对军事一知半解的二流货色而且他相信自己再也不会遇到比第二次卫国战争地卡尔查克特战役更加优越的练兵机会这次若是无法进一步地实践他余下的军旅生涯恐怕都要在盲目的探索中度如——“这想想就令人遗憾!“轻松一下……轻松一下……”保尔再也无法忍受小朋友地苦脸他将报纸翻到公众版。

奥斯卡颇为无奈地接过报纸!除了看报他还能干什么?窗外下着雨。混乱的战场就在前面用于包围敌人的全部有生力量已像播种一样完全撒开被召进前敌指挥部的各纵队主官除了抽烟又无事可干!这哪是在打仗?这就像是……帝国摄政王一时语塞。他形容不出来!

报上写着“都林城物价驱于平缓”、“帝国内地开始夏季的第三次播种”、“贵族元老院与皇室的纠纷逾演逾烈”、“大学城……”等等!

贵族元老院与皇室的纠纷逾演逾烈?这是什么玩意儿?

奥斯卡翻到标题的版面所谓贵族元老院与皇室的纠纷逾演逾烈就是指五年一次的元老院换届改选贵族院要求增加近百个席位的名额可皇室死活不承认!

“南方人!要该死的南方人!”

奥斯卡嘴上骂着。手里干脆就把报纸揉成一团然后远远地撇开就像刚被烫到一样!

“事情太明显了看看那些提名贵族元老的省份十个要求增加名额的行省里面囊括了南方五省!他们就是打算跟我对着干!”

所有人都没理会帝国摄政王的叫喊因为这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世上有过很多跟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对着干的人看看他们现在怎样了?

小日子过得是不是很红火?相信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会在地狱里冲你竖起中指但这也说明跟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对着干的下场并不是很舒坦。

雨越来越急看看天色却被忽然而至的闪电惊住双眼。再看座钟清闲、郁闷、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天就快过去了!现在已是教历8o2年7月29日的傍晚。

渗血的土壤被激烈的雨水冲毁了颜色转暗、转白土埂开裂形成一条又一条的水沟沿着小镇边缘的道路流向地势稍低的旷野。旷野中的声响无法传入市镇里的高墙只有雨水打落屋檐和石板路的声音在鸣奏无奈的交响。

是欢呼?是噪音?晚餐的时间还没到驻扎在小镇里的军人突然大声喧哗起来。

帝国摄政王不耐烦地推开屋门走廊里竟然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他和几位随从走到镇长家的外间乱七八糟的声音就是从外间连通客厅和门廊的方向传来的。奥斯卡踱到门廊底下马灯在他头顶燃放光亮。

“别告诉我又是哪个倒霉的军团陷在雨里无法动弹!”

军人们冒着雨挤满门廊前的空地他们时而看看大门的方向时而用谄媚的、兴奋的、状似欲火焚身的眼光打量最高统帅。

奥斯卡只得认为他的战地指挥官们集体神经就在这个时候门外越来越拥挤人群中间推推搡搡军人们费了半天功夫才自动退到门廊两边!

一个风尘仆仆的骑士走了进来他冲面露疑惑的最高统帅单膝跪地冒着大雨不卑不亢地与统帅对视:

“报告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摄政王殿下!转近卫军总参谋长鲁宾元帅令!我西方集团军群所部瓦伦方面军已在该在的位置上!特此通禀最高统帅瓦伦方面军已于7月27日凌晨重新归入近卫军战斗序列!”

小镇响起万岁的欢呼声经久不绝!

奥斯卡就想勃起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