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其实不愿意自己从小学习的技能一下子作废。只能去骑兵了。
这样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北军骑兵的素质。毕竟骑兵的名额是有限的。没有一点本事,只能去步卒端火铳了。
纪纲的弓马娴熟,那是指读书人之中,放到军中。也不过尔尔。他即便去了骑兵也不可能有高位。投军不成。那从文怎么样?
从文可以的。
毕竟在古代不管哪一个时代,都是缺少读书人的。
纪纲再怎么说,也是一个读书人。
只是奈何,北京的官学是何夕的学说。何夕的徒子徒孙才是正统。
何夕的新学虽然提出也有十几年了,但是对于一个学说来说时间还是太短。纪纲从小学的不是这个东西,而今再改,已经来不及了。而在官府做事,没有文学底子是万万不行的。
纪纲怎么做都没有前途。
不过,忽然一个机会,让纪纲脱颖而出。
不是别的,就是北军再次攻陷山东北部之后。派人清查,这些地方支持南军的势力。
何夕对这一件事情,看得很轻。并不觉得,这些人做得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政治站队就是这样的。站队错,就要付出代价,不狠狠打击这些人,如果让支持北京的势力得到利益,如果让人心中恐惧,不敢轻易背叛。
这样的事情,自然要有人做。机缘巧合之下,纪纲负责了对德州的清查。
这一件事情,也要有分寸的。
不能将事情做绝了,真做绝了,将德州人狠狠地嫉恨北京,那就太过了。但是不狠狠收拾一顿,这些人还敢与南京勾连也不行。其中分寸是很难掌握的。
而纪纲做得很好,将德州本地势力狠狠地收拾了一顿。
还让德州本地人对北京感恩戴德,从此上上下下不敢与北京有一点牵扯。
铁铉觉得纪纲做得不错,就让纪纲巡视山东新定府县。狠狠地盘查了一遍,查从逆之人,不管这些人藏得多厉害,都逃不过纪纲的眼睛。
但是不管怎么说,纪纲做的事情都是脏活。
等山东等地安定下来之后,纪纲就不适合在山东了。山东上上下下都很忌惮纪纲的。
铁铉将纪纲推荐到中枢。
铁铉对纪纲这人,也不是太喜欢的。因为纪纲做这种事情,固然很厉害,但是总归是酷吏之列。而纪纲是山东人,对自己的老乡下手这么狠。这个时代对这个人评价自然是高不了。
不过,不否认纪纲的才华。
而今京师各部什么样的部门都有,还缺少人才。纪纲这个人,不适合在民政体系之中当亲民官,但是当其他官员却是可以的。
只是纪纲虽然是铁铉推荐上来的。但背后却没有人。
毕竟山东人在北京没有势力,铁铉本人对他并不亲近。
安置纪纲的官职的确是有的,但并没有什么前途。这一件事情让何夕知道了。何夕想了想,就将纪纲推荐到了姚广孝手下。毕竟纪纲作为酷吏,还有情报人员都是很合格的。
让姚广孝调教一下,也是好的。
当然了,这也算是何夕对平衡朝廷上势力的想法。山东虽然只有一部分在北京手中,但是山东人应该在朝廷上有自己的代表。毕竟,朝廷总管天下,看似对天下视为一体,但是奈何,朝廷是由人组成的,人就有偏见。
一碗水端平几乎不可能。
何夕可以肯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辽东一定会得到最多的政策倾斜。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何夕作为主政之人,却不希望出现满朝半辽东这样的局面。
即便辽东派是何夕自己的班底也是一样。
因为这不平衡,其他地方的利益就会被忽视。当然了,何夕也只能顺手为之,如果这个地方实在没有人冒头,何夕也是没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