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刷新全民认知(2 / 2)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时间也不可能倒流,让这个家庭重新做第二次选择了啊!

然而在善水学堂这里,读书并不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

杨梅她主张‘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发挥自己所长,找到适合自己走的人生路。

“如果你是棵读书的好苗子,那在第一年的启蒙教学完成后,将按照大昭颁布的考科举的制度来按部就班地学该学的内容。

如果你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却在农学上有天赋,那么,就着重栽培你专攻农学知识。

别以为学种田就只能当老农民,眼光不要这么短浅!

要知道,能种好田,如何提高收成,如何优化种苗这些都是农学稀缺人才,要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将来大昭的下一个大司农就可能是你!

除此之外,女孩子也要好好读书,‘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一句被歪曲的名言。

至于是从哪儿开始被歪曲了真义,已经无从验证了。

但女孩子读书,除了能明理,能处事之外,还能增加女孩子本身的底气和见识。

将来嫁了人,能管家,能理账,能打理自己的嫁妆铺子,不至于当个睁眼瞎。。

可别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是农村泥腿子出身,这辈子就完完全全被身份定义了。

虽然有‘门当户对’这一说,可这不是女孩子放弃学习,放弃读书的理由和借口。

古往今来,不乏有‘麻雀变凤凰’的例子。

还有皇家选秀,也是从民间选拔优秀的女子充盈后宫。

如果你连最基本的‘知书达理’的标准都达不到,那怎么奢望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呢?

所谓的好运只会光临给努力的人。

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当然,如果对于‘嫁豪门’没有任何想法或者兴趣的姑娘们,还能靠其他的技能来增值自己。

比如纺织技能、刺绣技能、剪裁、制衣等方向,学有一技之长,就有立身的根本。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有底气不依附任何人,都能有信心养活自己......”

杨梅的一番话,刷新了全民认知。

不仅孩子们听得是热血沸腾,就连老祭酒、王志远还有陈大老爷、陈二老爷以及马叔明的同窗们,也都听得心潮澎湃不已。

善水村的家长们都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觉得秀才娘不愧是能培养出一个秀才儿子和一个畅销书作家的母亲。

原来因材施教是这么的重要。

原来孩子是否能出人头地,不止读书这一条出路。

原来他们原来的想法全是错的,女孩子也能靠读书识字学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怪不得那些嫁入高门的贵妇,那些富贵人家出身的小姐,个个都是气质高华,超凡脱俗的。

到了这一刻他们才知道,原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是哄骗他们这些泥腿子的。

那些高门大户的小姐全都在用功学,怪不得他们跟人家的距离会越拉越远......

家长们出离愤怒了,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鸡娃,一定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出人头地的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