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二管轮
峡州是一个以”宜居之城,昌盛之地”号称的峡口城市,也有了很悠久的历史。【】在很久以前也还是有些风景如画的,相传”峡州八景”很有些诗情画意,听一听就知道:雅台明月三游雨霁赤矶钓艇五陇烟收灵洞仙湫西陵形胜东山图画黄牛棹歌,都是可以引人入胜勾人向往的。现代人肯定没这种水平,也没有这种眼光,更没这样的诗意。在开发区修了几条道路,却找不到好的名称,胡乱用一路二路三路四路来代替,也是贻笑大方。好在现在都是城市森林,都是钢筋水泥,没什么风景了。
因为有了葛洲坝,峡州就有了第一次的城市崛起,那是以工业建设为标志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有了三峡大坝,峡州就得到了腾飞的机遇,标志就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关于这一点,鄙人在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都有过相关的叙述,就不必赘言,值得一提的就是想强调,南正街就是在这一轮全国”种房”竞赛中消失的。
峡州的那条南正街与穿城而过的长江仅仅一箭之遥。一代伟人还没有在自己七十七岁的生日的那个凌晨写下”赞成兴建此坝”的批示,当时被称为”330工程”的葛洲坝水利枢纽还没有兴建沿江大道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从南正街的街口下行不到五十米就是长江,而穿过南正街上那些深宅大院的天井或者板壁房,就可以一眼望见滚滚东去的长江。
长江从青藏高原顺流而下,冲出西陵峡以后,被葛洲坝和已经消失的黄草坝还有西坝一分为三,于是就有了大江二江和三江之说,而到了西坝的庙嘴,又一次三江合一,又汇成了一条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长江,就那么庄严雄伟不可阻挡的画着一道弧线从南正街的脚下擦身而过,这也就是南正街与这条中国第一大河的缘分。一百多年以来,南正街见证了长江航运的兴衰存亡,长江在这里也目睹了这条百年老街的最后辉煌。
南正街的形成年代已经不可考,不过有了宜昌城就有了南正街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南正街上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出现的时间也参差不齐。当然有原住民,可惜数量很少;有被饥荒赶来的,明清时期的几次,不知饿死了多少人,导致了多少人背井离乡;也有被战乱卷来的。辛亥革命以后的军阀混战,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和接踵而至的国共之争,密密麻麻的枪声一直在峡州上空回响。
当然有跟着自己工作所属的轮船公司而留下的,王大年的父亲水手就是其中之一;也有跟着解放大军组织的南下工作团进城的,这就是王大海和王大为的父亲王茂林那样从河北一直走到峡州的;也有后来为了支援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的时候而来的,这其中就有王家老大和王大力的爸爸。不过,王茂林和王大力的父亲先后已经在鄙人的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进行了叙述,就不必罗嗦,就只谈王大年的爸爸,那个叫水手的船员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