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犬子汉高祖> 第六十七章 封书下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封书下沛(1 / 2)

 “除了任敖,夏侯婴也还在城中吧?哦,还有王陵?”刘执嘉问萧何。

“在。太公您的意思是?”萧何若有所悟,惊异地看着刘执嘉,不知道这老人要说出什么主意来。

以往,萧何对自己是很自信的。熟悉秦律和沛县的风土人情,又熟悉郡县的官场,办事有条不紊——在全郡的吏掾考核中连年第一,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可如今,面对这大乱之局,如何出奇谋取得战场而不是官场的胜利,萧何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至于曹参,见他茫然、期待地等着刘太公说话的样子,就知道连自己还不如。

让他上阵杀敌没有问题,反正在监狱里他是老大,什么酷刑都见识过,对待他认为的敌手,心早就如铁石般般冷酷坚硬了。

“城内人心如何?”刘执嘉又问。

“那还用想?!连县令都想着举事造反,说明他心里明镜似的,百姓早就对这暴秦不满啦,他不领头造反,那造反后第一个杀的就是他,这家伙平时就不是啥好官。”

“你这说的只是县令害怕百姓,我是问现在百姓心里害怕什么?”刘执嘉不太满意曹参的回答,微微摇头。

“哦,太公您是说民心可用?”萧何还是聪明,一下明白了刘执嘉所指,“百姓们首先肯定还是害怕发生战事,生灵涂炭了。可眼下暴秦的统治连县令都没有信心维持下去,旁边张楚王陈胜的兵锋说不定马上就要到了,战事还是难免啊。”

萧何说着,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看来,萧何还是没有将城内百姓与城外刘邦联系起来,希望今后他思考问题时,能更多站在刘邦的角度思考,否则他也难以成就自己的功业。

“假如我儿刘邦能给百姓带来和平,如何?”刘执嘉紧盯着萧何。

“啊,我明白了。我想任敖、夏侯婴,还有王陵,城内许多都是刘邦的好友,一定会暗地自发支持的,里应外合必能轻取沛县。”萧何恍然大悟,“我这就和曹参赶去迎接刘邦,与他商量如何联系上城内的朋友。”

“不单只是刘邦的朋友,要让全沛县百姓都知道,刘邦是来救他们的,反抗暴秦,维护好县内秩序,需要大家出力想办法——看来,要布告全城才好。”刘执嘉补充着,思考着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好,不过就还是要劳烦萧主吏了,他能说能写,一手篆书顶呱呱咧。”曹参咧着大嘴笑了起来,难题有了解决的希望,当然高兴了。

“哦,恐怕还要多让几个人骑马,扬起烟尘,以为疑兵,为刘邦壮大声势呢。”刘执嘉又道,“声势越大,对百姓特别是对这县令压力就越大。”

“太公,想不到您还会兵法?”曹参这下可真是好像不认识一样,盯着刘执嘉,钦佩的神情溢于言表。

哎呀,别盯着我,我都心虚了。这不就是《三国演义》里张飞在长坂坡用的招数吗?我一个理工男读书不多,但这本书还是蛮喜欢看的。

起兵反秦,也许刘邦在逼不得已中还想着人生轰轰烈烈、建功立业一场吧,可我至死都只是普通百姓一个,我只希望天下太平,我能安度晚年就好。所以,沛县城内百姓所想,也就是我所想啊。这谈不上什么兵法、奇谋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