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野蛮的东方> 第三十一章 新主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新主人(2 / 2)

依据后世的经验,李信将整副布甲拆分成几道流水线工序,量取身材,裁剪布料,缝制口袋,打制铁片,磨制铁片,镶嵌铁片,最终成型。

因此三百人的正规士兵队伍,除去陈诚原本那几位有甲的手下,其他人全部都穿上了合身的布甲。

这套布甲虽然没有板甲的防护力,也没有鳞甲的机动力,甚至没有皮夹的轻便性,但是也有它自身的特点。

它比板甲轻,又比皮甲的防护力强,它比鳞甲笨重,却比鳞甲制作容易,每一片铁片都会钻出凹孔,单独缝制在底层布料上,这样可以保证表面的耐磨布料即使被砍烂了,铁片依旧不会掉出来。

这套装备可以快速,大量的武装手下的士兵,将来进行一定的改进,会作为李信最基层的新兵装备,直到他掌握了盔甲的大规模的生产技术。

在底火发明之前,盔甲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光这一身甲就有几十斤重,再加上李信琢磨出的其他装备,什么行军帐,行军毯,工兵铲,水袋,粮食袋,刀枪盾,可以说每名士兵身上的负担并不轻。

因此每日赶路四十里应该算是一个标准的行军速度,再快可能就要扔辎重了。

而且李信的队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没带辅兵,这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成吉思汗的军队才可以全员皆兵,来去如风,即使是他们也要带上大批的牛羊牲畜。

将粮食制成炒面至少可以坚持十几天,李信不太擅长烹饪,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每人携带够吃十几天的干粮,自己携带自身的辎重,进行十天以内的军事行动,不带辅兵,这种程度的战事现在勉强可以做到。

几百人的规模问题不大,如果人数提升到几千人,战事规模升级到半月以上,这时候再不带辅兵就很难做到了。

因为古代战事发展到明朝,其实已经出现了冷热兵器结合的作战模式。

最典型的例子是关宁铁骑,据说他们都携带三眼铳,既可以远程打击,也可以近战当成狼牙棒轮起来。

而河南大一点的州城都有火炮防守,否则十几万流寇也不可能到现在也没打下过一座州城,直到流寇发展到几十万上百万时,洛阳开封这种大城才陷落。

而当多尔衮带着福临跑到京城帮崇祯报仇时,满清的火炮已经有三百多门。

所以没火器部队真的没法打大仗,李信现在只能进行小打小闹。

当红娘子领着众人冲进鸡公山时,这里只是一座空寨,马丁尼并没有把鸡公山的情况摸透,估计连他也不知道鸡公山现在并没有人把守了。

李信现在很后悔,他觉得应该把马丁尼再留一段时间,让他参与到鸡公山的整体设计中去。

不过想来也不能把他当成拐杖,早晚还是有很多事必须自己亲自解决,以后还是要靠自己。

“现在怎么办?”望着空空如也的山寨,红娘子也不免惆怅。

“我说你们鸡公山这么些年,就没偷偷藏点粮食宝物什么的?”李信调侃道。

“嗨,都吃掉喝掉了”,红娘子不好意思的说道,“要不然,咱们先回去?等秋收以后再搬过来”。

“用不着,陈诚那边,等秋收以后让他们自己过来,咱们来都来了,用不着急着回去,虽然现在没物资,可是大别山里又不是只有咱们一家山贼,不是还有很多关隘住着人吗”。

“你是说……”红娘子眼前一亮。

“没错”,李信自信一笑:“我让马丁尼提前来大别山画地图,早就做好了这个打算,早干晚干都要干,不如趁着现在就开始扫荡,咱们要让大别山只听一家的声音,那就是咱们鸡公山的声音”。

李信拿出地图,在鸡公山旁边的平靖关,武阳关,九里关,砚山关一路向东划过去。

“这些关隘,全部都清理干净,位置好的留人守着,以后改建,位置不好的就给毁掉,以后大别山要围绕鸡公山整体布防,咱们要将鸡公山铸成铜墙铁壁,就是飞机大炮来了也拿不下”。

“大炮我知道,飞机是什么?”红娘子不解的问道。

“这……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也攻不进来”。

李信从李家庄出来,一开始看尽鸡公山众头目的脸色,以为想翻身只有到了鸡公山再慢慢谋划,却没有想到,在半路逃到了倚枫镇,经历一番波折之后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

如今以主人之资掌握鸡公山,正是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之时,心中难免生出豪情壮志。

他要在这大别山中养出一条蛟龙,慢慢积蓄力量,温养怒火,磨砺爪牙,坐观天下大势,静待时机。

待到山河破碎,日月倒悬之际,与天下英雄会猎中原,逐鹿九州。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这一天,不会太远。

(第一卷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