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野蛮的东方> 第十六章 暂住倚枫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暂住倚枫镇(2 / 2)

厉九德沉思片刻,“你说的没错,但我家里尚有妻儿,我不回去他们都得饿死”。

“要不你看这样如何,你在我这里待一段时间,要是觉得咱们鸡公山当家的仁义,鸡公山有前途,你就给我做个手下,到时候我派人把你妻儿接过来。要是觉得咱们鸡公山一伙酒囊饭袋,早晚被官兵剿灭,或者早晚散伙,那你就自便,我也不拦你”。

厉九德哭笑不得:“你要抓就抓,要放就放,还不是全凭你一张嘴的事,我能说什么?我说我不同意,你现在就得把我给放了,你会答应?”

李信摇头道:“唉?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若觉得你该杀,就不会跟你废话。但我也不是那种喜欢七擒七纵的人,我这人的习惯是给别人一个选择的机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不认同我,但你得先了解清楚咱们在这想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看清了这些,到时候你还是要走,那时候再走”。

“好吧,你说了算”。厉九德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李信明白在他心里必定是瞧不起鸡公山的,毕竟他早年也是干这种营生,有一种“你们现在玩的东西都是老子年轻时玩剩下的”这种感觉。

但李信还是想争取一下,他想看看对于这种古代人,原先不是一个阵营的,有没有可能最后走到一起去。

厉九德虽然不是什么黄忠诸葛亮一类的大神,但这人有脑子,有功夫,不是蝼蚁。他从开封府出来只带了十几个人想抓自己,一方面准确的找出了车队的行进方向,另一方面知道车队有几百人,既没有鲁莽的上来送死,也没有颓丧的原路返回,而是招募了一些炮灰远远追着寻找机会。

这是一个猎人该有的素质,而现在这个世道,最后的赢家必定是猎人,就比如满清,那就是个渔猎民族。

-------------------------------------

连续二十多天的赶路终于结束,李信可以在有房顶的屋子里休息,让李信有些不爽的是,镇子里两家地主宅子全被鸡公山的头目们占去,一间也没给李信留,考虑到这镇子子本来就是他们拼了命打下来的,李信也没吱声。

倚枫镇一下子涌入了四五百人,竟然没让人感到拥挤,足可见这年月活着有多么不易。实际上倚枫镇的巅峰人口应该在两三千左右,几年间天灾人祸加上兵荒马乱的,足足减少了一半。

李信把卢象升追赶流寇的事对红娘子说了一遍,这个结果佐证了他的判断,目前汝宁府一带的流寇势力不能参进去,卢象升可是个狠人。

既然不能斗,那就躲着吧,倚枫镇这地方三面环山,真是藏人的好地方。

不管是李信车队还是红娘子的队伍,都开始布置家当,做好在倚枫镇躲几个月的打算。

李信没有跟陈倩同寝,而是找了间两进的卧室,让陈倩和汤彩儿住里面,他住外面。倒不是因为守孝的忌讳,而是他还没做好跟两个老婆进一步互动的心理准备。

保护她们两个是一件事,跟她们谈两性之间的事是另一件事。虽然身体还是原来的身体,但灵魂已经换了主人,要说李信可以毫无顾忌的继承别人的老婆就有点太想当然,现在她们两个在李信心里倒像两个寡妇,李信对她们更多的是可怜,还有继承过来的亲切。

但李信没有丝毫扔下她们两个的打算,毕竟她们本来就是这具身体的老婆,她们的心也属于这具身体的主人,只要相处久了,自然会有感情,这就叫先结婚后恋爱。

鸡公山那边不愧是强盗窝,做什么事情都咋咋呼呼的,没住几天就赶着百姓挨家挨户让他们信白莲教,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

李信这边安顿好所有人之后就开始分配活计,让匠人们先练练手。打铁的就给找些旧农具旧兵器修一修,烧砖烧瓦烧炭的就去镇子外面找地方挖窑。木匠就做些桌子板凳,给孩子们当课桌。虽然是临时活计,但李信并没有轻视,他把从捕快那里俘虏的几十人都派了过去帮忙,那些人本来就是灾民,跟着捕快们混口饭吃,谁给粮食就给谁干活,恐吓一番再给几顿饱饭,全部乖乖出去做工。

孩子们这边则先让汤彩儿和陈倩带着,这两个老婆都识字,主要是汤彩儿,陈倩给她打下手,同时给孩子们教一些站桩打拳之类的粗浅武艺,算是半个体育老师。

这个时候李信家里的书就起到了作用,虽然他没孩子,但启蒙读物还是有一些的,加上他没让鸡公山的匪寇们放火,在地主家又搜出来几套,全部拿出来正好当作教材。

明代的启蒙读物已经非常发达,毕竟是科举大国,虽然教育普及度不高,但教育系统还是很优秀的,除了三,百,千之类朗朗上口的读物,甚至还有《古今贤文》,《幼学须知》一类的半启蒙读物。

其实李信也应该跟他们一起学习学习,他的国学水平基本处于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不过写字的能力多少还是继承了一些,加上现在这形势,他也没必要再回头研究国学了,有那功夫不如多研究一下机械制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