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母亲的故事> ;第十章(4)盼儿出生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4)盼儿出生了(1 / 2)

 她们姐俩在院子里一边托煤饼一边唠嗑,碎煤面儿比成块儿的煤便宜,里边参点土加点水和成泥状,平摊到地上然后用刀切成巴掌大的方块儿,等到干了用铁锨从地上抢起来,就成了一块儿块儿的煤饼了。烧成炉渣也不会散。

小花突然汪汪叫起来,蓝采华从大门走进来,穿着皮毛大衣围着狐狸皮的围脖,包裹的严严实实,还没到跟前就嚷嚷着说,“哎呦你们姐俩穿这么少不冷吗”?蓝姐来了,三妹跟她打招呼,“我们不冷还冒汗呢,这就是劳动的好处”小玉说,“小花过来过来我给你带好吃的了”蓝采华说着往地上扔了两截儿香肠,小花不但没吃还朝她叫起来,小玉过去把香肠捡起来放到小花跟前说“吃吧,这是你干妈给你的”,小花乖乖的就吃起来了,“哎呦真是谁养跟谁亲”蓝采华说。

蓝姐咱们进屋坐吧外边冷,你最近忙啥呢,三妹把蓝采华让进屋里给她倒杯水,“咳我能有啥事搓搓麻将到舞厅逛逛”,蓝采华说着话盯住三妹说“你这快生了吧”,“嗯哪,下月初的日子”三妹说,“那你都准备好了吗,到哪家医院生”蓝采华说,“咳,去啥医院请个接生婆儿就行了”三妹说,“那可不行第一个孩子不好生”蓝采华说,谢谢你替我操心了蓝姐,二婶已经请好了接生婆。“你这个人呐总是不把自己当回事”,蓝采华无可奈何地说。

一个月后三妹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二叔二婶小玉都高兴的忙前忙后,炖鸡汤小米粥就鸡蛋,把三妹吃的奶特别多,孩子吃都吃不完,小脸蛋儿跟气儿吹起来似的,一天一个样,黑子回来更是乐的合不拢嘴,满月这天黑子爹也从高山子火车站回来了,给大孙子买了一个银的长命百岁锁,二叔二婶张罗了两桌酒席,请亲戚朋友一起庆贺了一番。三妹说“爹,您给孩子起个名字吧”黑子爹说好,沉吟了一会儿说先起个小名吧,大名等你二叔把家谱找出来看他这辈儿人该叫啥。黑子说小名好起,就叫盼儿,爹你看怎么样,“好,我看行,黑子爹说“他是我们的未来,盼望国家尽快赶走列强,到他们长大的年代再不受人欺负,当自己国家的主人”。盼儿!盼儿三妹摸着孩子的头说“记住爷爷的话,要当国家的主人呐”。

转眼到了夏天盼儿已经会坐着了,这天三妹正逗着他玩儿,小玉风风火火的跑进来说,三姐好消息,好消息,三妹说“让我猜猜是什么好消息,一定是大宝来信了”,你猜对了,快给我念念,小玉拿出信说“是我爹给我的信封上什么也没写”,小玉撕开信封的口儿,信纸是那种像包装纸一样的粗粗拉拉的黄麻纸,她拿出来展开一字一句的读起来,像数珍珠似的认真;

“三姐、姐夫、小玉你们好,二叔二婶敬好;

经历了很多周折我终于到了延安,一路上幸好有护送的同志,遇到很多磨难都有惊无险,我经受这一路上的历练感觉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延安是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中,我们住的是依山挖的窑洞,这在咱们东北没有,还不错挺暖和。我们学校叫‘抗日军政大学’,条件很艰苦,但人的精神面貌却生龙活虎蓬勃向上,因为我的文化水平还可以,就分在了俄文队学习,除了军事训练还学习政治理论和外语,没有教室和课桌,上课时自带小板凳,把麻纸订的小本子放在自己的腿上记笔记,我们的校址在清凉山东麓,抬头可以看见宝塔山。***给抗大的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激励着我和同学们。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上前线打鬼子,我找到了人生目标,决心一辈子干革命。

我还有很多话想要跟你们说,很多全新的感受说几天也说不完,就写这一张以报挂念。因为保密的原因我的信不能邮寄,只能有机会找同志们带去,所以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写信给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