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毕业十二年> 管理者读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管理者读史(1 / 1)

 在集团的一次高层会议上面,也是集团内部戏称的敏行政治局委员会议上,曹军提出来了几个观点。第一是所有管理者去读一些历史,从历史上面得一些管理心得,每人都要单独总结,写一篇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的文章。第二是所有的研发人员写出中国饲料或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观点。第三是大家先想一想我们敏行这些年来发展的得失,在下个月的高层会议上面集团讨论。第四是中国饲料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这个大家都要写成文字,字数不限,但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邱胜利提交的文章是《中国科举制度对封建王朝的积极意义》,张志刚提交了一篇《农民起义的成败得失与企业管理》,王强的文章是《先易后难之我所见》,董修武的文章是《控制权的丧失原因——历史上的曹丕》,陈文明提交了文章《度与平衡》,其它各管理层都写了自己的文章,副总裁孙有才的文章是《一分为三的看问题》。曹军自己也写了文章《论三思而后行——思想、思路与思维》

曹军安排办公室把所有的文章装订成册,并安排大家在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个讲的就是邱胜利。邱胜利在PPT上用图表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统一六国开始,不断分分合合,前后朝代历史较久的,分别是汉、唐、宋、明和清。超过两百年历史的五个封建王朝,有四个出现在隋朝之后,为什么呢?因为唐之前的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一方面为国家挑选择了一批文官治国。另外,为天下的老百姓建立了一个走上社会上层的希望。人不怕死,就怕没有希望。封建科举制度,给了老百姓打开了一条通过科举走上上层社会的通道,这条通道就给了老百始希望。这是这点希望,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成为全世界经历时间最悠久,特征最明显的封建社会。或者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中国可能更早的从封建社会脱胎出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因为科举制度为快要死亡的封建社会的一支强心剂,让它又多存活了数百年。管理者也要为所有的员工建立一个希望,这个希望就是公司的愿景,公司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能够体现员工的价值。

张志刚的文章分两部分,一部分讲成功的农民起义是刘邦和朱元璋,另一部分讲失败的农民起义,张角的黄巾起义、唐朝黄巢起义、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成功的农民起义是因为有正确的政治纲领,领导方有远见,肯用人。而失败的农民起义无疑是没有远见的政治纲领。一个大型集团公司,也要有一个好的公司制度,让公司发展壮大,走向世界。

董事会成员,敏行添加剂公司总经理王强的《先易后难之我所见》,讲的是赵匡胤与赵普统一天下的雪夜规划之事。赵普建议赵匡胤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柿子挑软的吃,把南方较弱国家打下,得到南方经济、人口补充,然后再向北打较强的国家,最后统一中国。企业管理中,尤其是集团公司的战略执行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也可以考虑要优先解决较容易问题,增强自信心,再解决难一点的问题。

董事会成员,副总裁董修武在《控制权的丧失原因——历史上的曹丕》一文中认为,三国的历史,最终沦为司马氏的历史,这里面有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曹丕。历史认为司马氏夺权,是曹丕孙子辈的事,其实种子是曹丕种下的,后代无回天之力。曹丕得权后,打击自己的兄弟,致使皇族无足轻重,对外无制衡的力量。曹丕为了巩固自己势力,重用豪门贵族,不重用有才能的人,导致贵族势力大长。因为贵族可以世袭,那么贵族可以长时间的经营自己的权力,经过贵族几代的合力,势力可以演变成超强。另外,相当多的贵族退化,就没有制衡发展起来的某些贵族。而一些草根阶层,有能力,没有后台威胁朝廷的却难以通过正常渠道为朝廷所用。最终足以威胁皇权的贵族势力诞生。现在的企业当然是在政府的法制保护下,不必过分担心控制权的丧失,但是不能使用有才能的草根阶层,企业会趋于老化失去活力,最终也会失去对企业有效的控制。

陈文明《度与平衡》是这样分析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讲究一个度,不及不好,过也不好,古人所说的执其两端,取其于中,从而所谓的中庸成为中国人的核心观念,这其实也反映的是一个度的问题。对于两件以上的事情,则要有一个平衡。古代的政治制度,讲究的是一个平衡。只有制衡,才有稳定。唐朝的政治制度,有三省六部制,从而使唐朝成为成为古代中国少有的三百年历史的朝代。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是三权分立,讲究制衡。三点确实一个平面,三极具有稳定性。美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几百年政治制度比较稳定的国家。同样,公司也要确定一个平衡的制度。公司制度的制定、执行与监督分别从属于三个不同的体系,这样的公司才能发展成为全球著名的大公司,而且是永葆青春的公司。

孙副总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公司的治理。他认为为对立统一定律哲学上面三大规律之一。这条定律讲的是任何事物,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一定会是这样吗?他认为,任何事情,可能即对立,也是统一,还有可能既不对立,又不统一,这就是第三状态。任何事情,不应该是一分为二,而应该是一分为三。是这样,是那样,还有其它。其它可能代表未知,好像我们营养学上面的未知生长因子。知识是无止境的,人类永远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把世界简单一分为二,只会束缚人类的想像空间,束缚自己的才能与灵感。管理上面也同样是这样,我们要把事情从多方面去分析,打开自己的思路。这个“三”,不一定是实数的“三”,可能代表“多”。

曹军的的文章是从论语得到了启发。孔子所说的三思后行是指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后才付诸于行动。曹军偷换了概念,或者说是借用了概念。他认为做事情,要有三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思想,思想是高屋建瓴的全局规划,贯穿于整个组织,甚至将整个组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串联起来。这是企业高层优先要做的。思路则是中层干部,或者是分、子公司总经理一级的领导要执行最高层的目标而采取的一套可操作的战略战术。思维则是基层人员为了达到最具体的目标的最具体的行动方案。对企业来说,要解决思想、思路与思维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说,也要解决思想、思路与思维的问题。

其它各分、子公司的总经理也从历史上面得到了很多管理心得,如荆州敏行总经理王思贵的《论曾国藩水陆联合作战与管理协同》,南昌敏行总经理高志高的《大胸怀成就大事业——孙中山的高风亮节》等等。在这场思想盛宴中,各位管理干部都承认,在思相碰撞中收益颇大。曹军安排将所有的文章装订成册,在集团的内部刊物《敏行通讯》中连载。在这次会议上。曹军提出两个建议,第一个就是办一所内部培训学校,这个培训学校专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另一个建议就是在他的母校,全额资助一个敏行班。这个班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选拔进入这个班,这个班的所有学杂费、住宿费全免,并且每月还有100元的补助。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还有奖励,每年假期可以进入敏行集团来实习,并且这个班毕业的学生优先进入敏行集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