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宝玉再生之开挂人生> 第44章 苦命女逢吉转忧愁 老封君做东分亲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苦命女逢吉转忧愁 老封君做东分亲疏(1 / 2)

 话说英莲苦志学诗,别人都笑她呆。唯有贾蔷深为感动,越发觉得自己捡到了宝。怕英莲学诗太苦,但凡有些好东西,贾蔷都往甄夫人处送,言明与甄夫人母女俩补身体。

甄夫人每日不知念多少句佛,心里总还是不踏实。反反复复地问女儿,这婚事可是真的?不会再有什么变故吧?

开始英莲犹自安慰母亲说:“断不会再有变故,我们母女也该着苦尽甘来了。”后听母亲念叨得多了,又想起当初那冯公子令三日之后过门,就闹出人命官司,如今虽然和蔷少爷订了婚,要出嫁却要等到来年,不知这中间又会生出什么事情来。她又转有忧愁之态。

甄夫人担心的是婚事不成;英莲是怕贾蔷因沾上自己而遭遇不测。因此,每日也变得忧心忡忡。

贾蔷与英莲已有婚约,按理,迎娶前不宜见面。贾蔷如何能按耐得住?隔三差五便去甄夫人处不是送东,就是送西。

英莲也常常过来贾府或学诗、或抚琴、或下棋……宝玉又常常带一众家人各处游玩,并不十分约束,因此两人总能碰得上。何况那贾蔷又是有心人。

贾蔷见甄夫人母女每日满面愁云,细细打听,方知根由,遂再三保证婚事无虞,不必担心,怎奈仍无法安稳母女俩的心。

贾蔷也随之急躁起来,恨不能明日就迎娶英莲进门。因婚期已定,怎好再改?闹得贾蔷每日里也无心做事,更不能专心读书。眼看秋闱在即,贾蔷心里愈发焦躁起来。

只因贾蔷见英莲苦心学诗,便知她心里是爱慕读书人的。贾蔷一时高兴,便在英莲跟前说漏了嘴,夸下了海口,说“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要双喜临门。

如今却没有一丝心思在读书上,又如何能“双喜临门”?

贾蔷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去找宝玉。宝玉听了,笑道:“明日正好开一社,我们刚好以这个为题眼,可破她母女二人与你心里的执念也未可知。”

贾蔷听了个稀里糊涂,不知自己的心病如何成了题眼?又用何灵丹妙药解了这心病?只是宝玉既这样说,想必自有道理。

宝玉遂命人去通知大家明日开社、自己做东之事。海棠诗社起社之时就定下规矩:每月初二、十六是法定开社日,这两日之外,谁要开社谁就要做东。

事情安排下去后,宝玉出门去怡康王府,和元春说会子话,便和怡康王来到书房。

二人正商量事,只见二门上的小厮来说:“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口找二爷呢。”

宝玉听了,忙回府进来看时,只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立等你说话呢。”

宝玉来至上房,只见贾母正和王夫人及众姊妹说明日起社之事。

见宝玉进来,贾母招呼宝玉挨着自己坐下,笑道:“明日你要打板开讲,我替你做东,置办几桌酒席,再叫个戏班子来,大家吃了酒看了戏,再听你讲道说理,岂不更热闹些。”

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

王熙凤便把这二十两银子拿在手里掂了掂,笑道:“我这个监社御史,分明是这诗社进钱的铜商!我又不会做什么湿的干的,他们想出这个法子来拗了我去,好和我要钱。”一席话说的众人都笑起来了。

凤姐儿也笑着说:“我一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他们慢慢作会社东道。如今一个老祖宗为孩子做东道,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做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