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骁将> 四百三十七章河洛之役(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三十七章河洛之役(上)(2 / 2)

曹操登基,大惠天下。众多文武及家眷前往邺城贺拜,然后再返回许都。

对于忠心于曹氏的那些文武臣僚的家眷而言,此次前往邺城不过是一趟游玩。可对于张绣这样的家族来说,来回许都的路上这就是一个搞小动作的难得机会。

如果全部家眷都在许都城中,张绣父子即便是反正成功,其家人也必然要惨遭不测。即使她们可以通过暗地里的渠道事先逃走,为了保险起见也保不了几个人。因为人数一多,渠道的保密性就必然要差很多,保不准就会被曹魏一方察觉到什么,那样麻烦可就大了。

张绣一府的人可不比祖弼小小一个符玺郎,那是家大业大,妻妾成群,人口众多。

趁着回许都的机会,半路上消失,这是保全张绣一族家眷性命的最好机会。所以,张绣反了……

当然了,真正的原因也不全是因为这个。给曹操当头一棒,打压一下曹魏的士气,也是启动张泉这枚棋子说反张绣的一大主因。

四月中旬,邺城魏讽反。

魏讽是什么人上文已经写了,口才极佳,未出仕时就有惑众才,倾动邺都。

多年下来,凭借口才以及钟繇等人的赏识,还有伏完等人的暗中资助,委实是联络下了一批人。

除了王粲二子,宋忠之子,刘廙之弟刘伟等这些文士大夫外,他还结下了长乐卫尉陈祎以及三国中期时的一代名将文钦。

文钦字仲若,谯郡人,和曹操是老乡。他父亲文稷,建安年中为骑将,颇有勇力。文钦是将门虎子,年少时就以材武见称,现为邺城城门校尉。

这样一个本该是曹氏拥趸的人物,却是被魏讽三言两语的给忽悠下水了。这一点曹操是万万不会想到的。

长乐卫尉是西汉时的武职官名,执掌宫廷军力。到了现下时节,陈祎就是邺城魏皇宫的护卫长官。与文钦他们两人联手,再加上刘伟等人家丁部曲助阵,措手不及之下还在邺城皇宫中的曹丕差点就成了俘虏。

狼狈不堪的逃到了铜雀台,站稳脚跟之后曹丕清点了一下宫廷中人,只感觉眼前发昏人都要晕死过去了。

他老子转回去了许都,一群妻妾以及曹丕的那些个小兄弟自然也都跟着回了许都。现下这魏皇宫之中住的都是他曹丕的家室,这一劫难中正牌夫人甄宓倒是跑了出来,还带着儿子曹叡,姬妾也逃出了三个,可剩下的就全都陷进去了。一想到自己妻妾以及儿女落入叛军手中的下场,曹丕就心如刀割。况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极得他心意的女子——郭氏,郭女王。

郭女王出身官宦世家,但因黄巾之乱而落败,最后沦落为铜鞮侯家的婢女。建安十八年五月,她因其美貌而被主人铜鞮侯送给曹丕,在此前后据说极其善舞。虽然只是个婢女出身的姬妾,但是郭女王的聪颖**、理智冷静很快引起了曹丕的注意,并且崭露头角。为曹丕夺取魏王世子之位多有助力,是以很受曹丕器重。

对于这样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爱妾,曹丕是极为爱惜的。但现在……

铜雀台位于漳水之滨,并不在邺城城内,自然有部分军士守卫。可想要依靠这点兵力去平息叛乱这是不可能的,曹丕的脑子还没白痴到这种程度。

陆陆续续的一些情报被汇集到他这里,虽然心中已经感觉着陈祎可能有问题,可当确切的消息送到之后曹丕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心理面更是将文钦这个同乡之人恨之入骨。

曹丕身为曹魏太子,身边自然有一群属官,可在这一夜中,这些属官算是全军覆没了。除了死命厮杀,掩护他逃离邺城的太子亲卫外,其余的没一个能逃得出来。

控制着城门军力的文钦和掌控者皇宫守卫的陈祎,二人联手足以主导整个邺城。便是城中涌现出的一些反抗力量,也挡不住二人的脚步。

四月中,魏讽反于邺城。消息宛如黄钟大吕的震响,瞬间传遍了整个冀州,传遍了整个河北,然后迅速向河南蔓延。

曹操在得到消息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抽调了十万精兵北上。虽然他已经知道,曹丕正在全力召集冀州兵马平叛。

可整个冀州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它是曹魏真正的腹地。全州上下,现在连三万人的常备军都凑不足,其中大半就驻扎在邺城。曹丕想要凭靠冀州自身的力量平叛根本就不可能。而幽州的骑兵除了警备辽东的外,剩下的就全被张辽带去了并州,余下的步军也不是曹丕可以随便调遣的。他是太子不错,可不是皇帝。

错非是魏讽、陈祎、文钦一伙还不能完全掌控手下的那些军队,否则曹丕早就败了。

ps:魏书曰:钦字仲若,谯郡人。父稷,建安中为骑将,有勇力。钦少以名将子,材武见称。魏讽反,钦坐与讽辞语相连,及下狱,掠笞数百,当死,太祖以稷故赦之。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