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骁将> 四百零五章曹刘比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零五章曹刘比拼(2 / 2)

之前再长安战局陷入僵持局面后,刘备军的用兵重点就已经转到了并州,可没料到曹操的反应会如此的快,随着张辽的到任,刘备军骑军的东扩势头顿时就被打住了。

眼看着张辽所部非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消灭的,甚至还有反攻倒算的苗头,刘备就只能把伸出去的拳头再度收回,他的脑子很清醒,心里也明白,不先将并州一带的曹军骑军彻底打垮,自己就是往那里投入再多的步军兵力,于大局而言也是无济于事,撑死了不过是另起一炉灶。

并州有的是险要之地,刘备军若是单凭步军进攻,所需兵力必然不小,粮草消耗同样巨大,且在进攻中刘备军兵马还需要时刻提防着来自背后的大群敌军骑兵的偷袭,包括对己方粮道的偷袭、截杀,打这样的战争注定是要杯具的。

随后不久,也就是春夏相交时节,曹操的反击到来了。

刘备军步军主力云集长安,两军在潼关到长安城的沿途中连场血战,最后在长安城下对垒相持了两月之多。

曹操这才无奈撤去。

长安和河东的战场上,如果说长安——潼关一线,曹军的攻势占了大多半的话,那么在河东战场上,刘备军就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了。

有了苏飞所部水军的协助,黄忠屡屡遣兵骚扰夏侯惇,虽然多是闹,可也不乏猛烈进攻,这两年中单是风陵渡和板蒲两地,易手于两军之间就不下六七次之多。

长安、河东间,两军几次会战之后,皆是伤了不少元气。

尤其是刘备军,刘备军兵力到底是逊色于曹军,达到这个份上实在是无力再在长安——潼关这一正面战场上组织大规模会战了。

这个所谓“大规模会战”就是指——假如战事起后,曹军屯驻以许洛一带的中军不前来增援,刘备军的兵力就能够一举打破潼关,且扫荡洛阳。

潼关守将是徐晃,这家伙运气好,当年渭南血战最后关头钻进了山岭里,死活是逃出了一条命来。

此人尤为善守,顾儿被曹操排在了这里。

与曹军的连场血战之前,刘备军确实是有那个实力在攻拔潼关之后扫荡洛阳,原因不是别的,还是因为苏飞的这一支水军。

有了这支水军在,潼关的防御指数瞬间就下降了三成。

只要曹军大部队不到,刘备军就完全可以走水路运输兵马,来前后夹击潼关。

虽然这一段水路并不怎么好走,可到底还是能够通行的。

与刘备军差不多,曹军在一场场的血战中同样损失惨重,现在的曹军主力即使能够出现在长安城下,那也不可能有强攻下长安城的可能性了。

所以,曹操也打算偃旗息鼓,在实力没有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前,他是不打算再出兵长安了。

长安——潼关,这一正面战场的熄火,却进一步刺激了河东与并州,刘备军从长安战线抽调的兵马过半数都补充到了河东和并州战场上了,只有小部调入后方安休。

老黄忠在得到兵马补充之后,雄心大,上了一道奏表给刘备,于是乎一个相当庞大的作战计划在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的推演下就新鲜出炉了。

以黄忠部为基准,在与刘宪、魏延统一约定了时间后,三部兵马同时难。

刘宪牵制住张辽,魏延部全力南下,与乐进做一次正面对决,而老黄忠的对手自然也就是河对岸的冤家老对头夏侯惇了。

兵力膨胀了不少的老黄忠开头打的很不错,轻松攻破了板蒲城,兵锋直指河东郡治所安邑。

按照计划,黄忠将在击败夏侯惇之后引兵北上攻入上郡南部。

那时候乐进部主力正在与魏延相纠缠,黄忠所部就可以轻松地长驱直入,最后达到两面夹击乐进所部的效果,一举克服河东、上郡、西河三郡,使得并州战局生一次全盘翻转。

但可惜的是安邑城下老黄忠未能可竟全功,虽然在杀进板蒲之后,黄忠就一路率部疾行安邑城下,并没有让夏侯惇有太多的时间收拢沿河布置的那小两万兵马,可单凭着安邑城内的五千军,夏侯惇硬是挡住了黄忠近五万大军的狂攻猛打。

黄忠这一路没走活,魏延那里就不用再提了,整个计划自然也就作废。

在这一次作战之后,刘备军的重点用兵方向就彻底转入了并州战场,得到了大力支持的魏延,连连对乐进部用兵,但上郡和西河郡北部有长城做庇护,魏延用兵多日收效却是渺茫。

迫不得已,只能调整魏延的用兵方向,对南面的乐进部由攻转守,余部全力配合刘宪部合击张辽。

如此之下东接朔方的五原郡就成了曹刘两军争夺的新焦点。

此次五原大战之前,刘宪已经不下五次兵临九原城下,可惜都未能得手。

此次用兵,刘宪领骑军五万从大河以北进军,魏延领步军五万在水军的配合下从大河以南用兵,马步军刘备军出动了十万之多,本想兵势迅雷不及掩耳,在云中的张辽来不及反应之前拿下五原,却不想终究是再次顿足于九原城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