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蛊与史> 第三百七十章 武功,武术,武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章 武功,武术,武技(1 / 2)

 赏优见自己的身份已经被看穿了,也没有露出什么惊讶的表情,想必他自己也是知道的自己的名气,虽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赞扬的好名声,但他还是觉得有些自豪。的确,被天下英雄知晓自己的存在,这确实是他心中比较自豪的一件事。

纵然是懒散的人,也未必没有一颗骄傲虚荣的心,赏优年少成名,但如今四十多岁,已经是天下闻名的人物了,自然也不是什么视声名如粪土的人物,甚至因为年到中年,他如今已经是城府深厚的人物了,自然是喜怒不形于色,只是他还是看了无面人一眼,这才发现对于眼前这个包裹得非常严实的家伙,自己好像竟然看不透!

这让他有些心惊不已。

武道,只是道的一个层面而已。而道,自然是与自然密不可分的。这和荀子的“天人相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等理论相符合,只是两者间的关系更为**。而武道,自然是人从武的方面与自然相融合。

武道相同,但各国的武功武术和武技却都各不相同。

汉族人占领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富饶地带,中原地区,江南地区以及天府之国等地方,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武道也更加偏向于内在,即神韵。真气,便是入武道的第一步,也是贴合自然的切入点。塞外各族,乃游牧民族,民风剽悍,长期以来更是信奉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所以其武剽悍外显,曾经的匈奴鲜卑和如今的西夏党项,便是如此。而现在的辽,即契丹,本来也应该是这样,但东汉末年檀石槐一统之后,将中原的内功修改之后变成了如今的斗煞,更是辗转到了如今的契丹人手中,所以契丹的武道,和中原的魔道很相似,只是更长于杀伐而已。

吐蕃长期受到小乘佛教的影响,一直修行小乘佛教的佛家武功,修肉身并磨练精神,在武道上长于阵法变化合击,心法精妙。大理则是和更西南的正统佛国天竺国有交流,此外中原的武道也影响了他们,所以他们的心法复杂,更是有二者兼备的长处。

不过天竺的心法中,气脉最悠长的还是龟息功,如龙龟入冬长眠一般,呼吸顿止,却延息悠长。与龟息功相似的是扶桑的敛息术。

扶桑的敛息术同样能让气息悠长而微弱,但在这样的状态下却能保持高速度!因此,扶桑的武道显得诡异——诡异的出现,诡异的消失,然后诡异的速度和无声无息的刺杀……这就是敛息术。

敛息术使人轻灵,与此相似的是高丽的武道,也同样是异常轻巧灵活,更兼婉柔!所以高丽的武道也大多是走轻灵柔和的路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