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顺皇朝> 第九百一十四章:不发威你当我病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一十四章:不发威你当我病猫?(1 / 2)

 陆承启的不屑是有原因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原先是出自太祖时的宰辅赵普。

时有史载: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高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这是说论语只是当时为儿童之书,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大顺甫立,根基未稳,在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被炮制出来并不胫而走,也就不足为怪了;其次,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伦理,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再次,赵普贵为宰相,位高权重,但读书不多。所能炫耀,能够拿得出手的也仅是一部论语而已。

现在这些文官还抱着半部论语治天下,实为可笑。

赵普那个年代没读过多少书都能做先生,是因为在前朝统治下,百姓生活困顿,根本没有闲情逸致读书。赵普虽然读书少,但人家有真才实干,要不然也做不到宰辅。这些文官看不到本质,只看到半部论语,真是可笑至极。

如果真的能半部论语治天下,又何必要律法,要军队,要衙门百姓自治就好了嘛

不可否认论语是经典诗书,但这也太夸大论语的作用了。在陆承启看来,论语在修身上面确实有作用,劝人学好不遗余力。但真的靠论语治天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哪怕是把儒家典籍一起管上,也治不了国的

做了皇帝的人,大多懂得这个道理。儒家只能用来稳定社会,却打不了仗。要想真正治国,非得在法家兵家墨家机关术上面下功夫不可。

礼法杀人不见血,这是陆承启最为痛恨的一件事。如今有法可依,若哪个村正里长族长敢再用家法杀人,陆承启会让这个里长村正族长见识一下什么叫国法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违啊今匠人地位一再提升,时日长久,绝非正道

一个臣子端着朝笏,神情激愤地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大帮臣子站出来,打定主意抱团对抗新政的了。其实陆承启都明白他们的小九九,不就是从心底里瞧不起那些工匠吗在他们心中,工匠无不是苦哈哈的,衣衫褴褛的,现如今过得比他们还要好,作为一个先前高高在上的官,哪里忍受得住

陆承启好整以暇,说道:那敢问众卿,哪个才是正道啊他是越来越习惯和稀泥了。反对新政的,只要拖泥带水拉过去,过得几日,就沉寂了下来。见大顺如今国力蒸蒸日上,总会有些人心中不平衡的,要跳出来彰显一下存在才能心满意足。

回禀陛下,当然是儒术方为正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