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液氮,液氦能够达到更低的温度。
在对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尚不知晓的前提下,使用液氦作为冷却剂,肯定是更保险的方式。
而徐佑似乎对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已经非常的肯定,直接放弃了液氦这种冷却剂。
“不必了,新型铁并不需要那么低的温度就可以实现超导。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浪费更昂贵的冷却剂了。”徐佑笑道。
“好的,老师。”
虽说正常来讲,在对物质的性质不明确时,应该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过,既然徐佑已经这么说了,那林诗也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林诗并不知道,徐佑为何会对自己的判断如此有信心。
可这么多年来,林诗看不懂徐佑的地方已经太多了,林诗觉得,这可能就是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差距吧。
在场的其他材料专家们,则是好奇的观察着实验的进行。
他们都知道,徐佑在超导领域的造诣,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徐佑也正是凭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拿下了华夏第一座诺贝尔物理学奖。
只是,他们也不太敢相信,徐佑能够在没有成功提纯出新型铁之前,就准确的判断出新型铁的超导临界温度。
简单的交流后,徐佑和林诗继续旁若无人的进行着他们的实验。
降温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想要快速而又准确的降低温度,就如同大厨对火候的掌控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而成的。
早在徐佑还尚未成为正式的蓟京大学的学生时,就开始练习着这些操作了。
正是有了千万次的经验,徐佑才能如此熟练准确的控制温度的下降。
而林诗虽然能力上与徐佑有一些差距,可在刻苦程度上,是丝毫不亚于徐佑的。
“林诗,快达到超导临界温度了,我们的速度要慢下来。”
“好的,老师。”
徐佑意识到,此时的温度已经非常接近新型铁的超导临界温度,便赶忙减缓了降温的速度。
即使徐佑对自己的彷真模拟有着非常大的把握,但也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
就在这时。
徐佑和林诗同时看见,测试仪器上的电流数据,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这样巨大的变化能够说明,金属材料的电阻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小的值。
因为被测量物质中,除了新型铁之外,还有其他的杂质,这让整个材料还不算严格的超导材料。
但这样的变化,已经足够证明徐佑的预测是完全没问题的。
“老师,你的预测是对的!”
看到这样的实验现象,林诗不禁兴奋的脱口而出道。
此时,林诗仍然想不通,徐佑到底是怎样成功预测出来新型铁的超导临界温度的。
对于徐佑,林诗只有无限的崇拜。
反观徐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准确预测而出现任何的情绪波动,继续冷静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