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史上最强大学> 八十六、请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十六、请缨(2 / 2)

赵琛马上站起身,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建附属实验学校最好!我支持建咱们学校的附中、附小!领导,您看咱们新校区这块儿,很多地产公司都开发了新楼盘,以后生源肯定很充沛。咱们学校要是现在建附中、附小,不仅有先发优势,而且有区位优势。”

黄高华也表示赞成:“我也赞成建附属实验学校。之前我看过几个民办高校附中附小的发展案例,简单得很,就是建好学校之后,砸钱全省挖优秀老师、挖尖子学生。花个三四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全市中考或全省高考前列的学生,然后就火了,就变成了会下金蛋的母鸡。这个经验非常好复制!”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纷纷表示赞同。

徐生洲拍板道:“那就从即日起开始筹建学校的附属中学,具体工作——”

“领导,要不您把这项工作交给我吧?”赵琛努力挤出十二分的笑意。

从徐生洲接管学校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多时间,赵琛一直跟在身边。徐生洲在观察他,他也在观察徐生洲。他得出的结论有两个:

首先,徐生洲很强大,无论修地铁还是修高等级公路,绝不是普通二代能做到的,但徐生洲可以,而且想做就能做成,这就厉害了!所以跟着徐生洲混,肯定很有前途。

其次,徐生洲不是很喜欢自己,而是喜欢用自己的同学、用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知识分子,甚至是原来学校里能干实事的旧人,比如陶文霞、何兴华。君不见昔日风度翩翩的刘广策,如今也天天卷着裤腿戴着安全帽往新校区跑?徐生洲之所以还没把自己从校办主任位子上撵下去,是还没有找到替换自己的人,是还需要自己干些跑腿的活儿。一旦哪天有了用着更顺手的人,自己就要被打发进冷宫了!

基于以上两个结论,他非常有危机感,一直想找到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如今,机会来了!

徐生洲有些意外,看着他肥嘟嘟的、就像发面馒头似的胖脸:“你?”

“对啊!我对金陵地面上事情熟的很,基建有金陵城投公司就不说了,哪个中学哪个老师教书厉害、哪个学校哪个老师搞竞赛最来斯,哪个老师和学校有矛盾,哪家孩子最聪明,我一打听就知道!”然后他又小心翼翼地说道,“领导你先让我试试?不行你再换人,我决无二话。”

徐生洲又深深看了他一眼:“好!那你先拿出个方案,交校长办公会讨论。苏主任,你继续!”

苏山月接着说道:“刚才讨论的是老师方面的问题,下面我想说说学生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咱们学校是民办大专,学生的质量实在是一言难尽,不仅很多学生消极厌学,而且违纪违规问题高发频发,败坏学校风气,影响学校形象。很可能我们辛辛苦苦筹划了两三年,到时候发生一两件恶性事件,结果功亏一篑。但专升本又避不开这个问题,所以我建议学校成立学生工作处,专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指导学生班级、宿舍建设,主抓违纪处分工作。在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后,把纪律建设摆在学生工作的第一位,必要时可以大一年纪和大二、大三先分开管理。”

看着杀气腾腾的苏山月,徐生洲隐约能猜到几分缘由:“纪律工作确实很重要,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宜宽不宜严吧?”

苏山月道:“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校长,我主动请缨,兼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徐生洲真怕她一时兴起,把学校杀得血流成河,让每个学生都背个处分,“你还是先拟个方案,交校长办公会讨论吧?”

徐生洲决定,真要成立学生工作处,一定要请个豆腐心的好好先生当处长。

苏山月才继续说道:“专升本还有一条硬杠杠,就是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按照咱们学校现在的招生人数,可还差得远呢!”

徐生洲倒是不慌:“我之前已经和招生办钟主任商量过,从今年开始,每年扩大招生至1700人以上。”

钟天也笑眯眯地点点头:“没错。而且校长已经同意适当降低学费,加大在江南省及周边地区的宣传力度,把增加的名额向高考大省和中西部地区倾斜,预计今年会是个丰收年。”

苏山月对此却不认可:“这些举措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至于考生认不认可,还是未知之数。即便今年丰收,如何保证明后年都丰收?有一个因素大家必须要考虑到,就是高考考生总人数会不断减少。我们看看近期霓虹、呆蛙等地出现的招生难问题就知道,已经很多大学都出现了招录缺额,甚至有超过9成以上名额没招到学生的高校。随着咱们本科高校录取率日渐提高,社会对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大专的认可度日渐走低,留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徐生洲反问道:“苏主任有何高见?”

苏山月简单地吐出两个字:“合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