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十一画斋> 第四十二章 金榜题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金榜题名(1 / 2)

 抢劫是不能的,这辈子都不能。

偷官盐也不能,会吃牢饭。

但是可别忘了,在场人中,有一人家境优渥,背景极大,一点点官盐而已,对他来说只是洒洒水啦。

没错,这人正是萧十三,不就是多分点官盐给醉仙楼,就是多分点官盐给姜台县,也只是他一句话的事。

“他?”娄二看向萧十三,虽然觉得萧十三不凡,气宇轩昂中多了一抹妖娆,但从京城出来的贵族子弟多了去了,真正有实权能帮助到自己的,也就只有三五个而已。

正在这时,接到消息的剑三探出头看向楼外,突然大惊,“二姐,楼外出现了不少了高手,好像都是奔着我们醉仙楼来的。”

“你们的人?”娄二皱眉,问向安宁等人。

萧十三冷笑,其实早在一开始剑三提出第二个要求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件事不简单。

对方答应了自己要求,一般人肯定会狮子大开口,而剑三第二个要求却只是要他们请自己吃一顿饭,显然这顿饭有猫腻,萧十三就暗中联系了萧家的势力,然后一直埋伏在醉仙楼外,只是他们现在才发现而已。

“其实他们一开始就埋伏在醉仙楼,还好你们刚才没有饭菜里下药,如果你们在饭菜里下药,那现在你们早就身首异处了。”萧十三凶狠道。

娄二脸色难看,她并不想为难安宁等人,前几年上公国风调雨顺,自己醉仙楼日进斗金,但因为近两年灾祸不断,导致醉仙楼人越来越少,收入不断减少致使她们开源节流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但恶性循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所以她们才想出这样的办法。

“几位公子,是我娄二唐突了。”娄二心中一紧,双手抱拳单膝跪下,“若不是我醉仙楼生意下滑,日益衰败,我也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还请各位公子见谅,我只是想帮醉仙楼而已。”

“娄掌柜请起。”

“我知道各位公子都是人中龙凤,刚才的事的确是我们不对,但你们刚才说的官盐之事,能否帮我们解决,我们醉仙楼真的急需这批官盐。”

有了官盐,以后做出的菜才能更有味道,客人也会更多。

“官盐是军需物品,朝廷管控极严,但也不是没办法,走,随我去找县令。”萧十三道。

“多谢公子。”娄二剑三大喜,醉仙楼终于有救了。

姜台县几公里外的一个府邸前。

“站住,这里是县令府,你们要干什么?”县令府外,两名府兵拦住了他们。

安宁拱手作揖,“这位官爷,我们有事想要求见县令大人,还请通报一声。”

“我家大人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吗?速速退去,不然别怪我们手下不留情。”两名官兵大声呵斥。

萧十三长袖一挥,扔出一块令牌,“拿着这块令牌给周寻,他看了便会知道。”

“大胆,我家大人的名讳也是你等能直接呼的,所有人,拿下他们。”

锵锵锵~

一名名府兵从府邸中涌出,每一名府兵都手持锃亮的长枪,团团将安宁等人围住。

“官位不高,官威不小。”

“和光同尘。”

萧十三冷哼一声,一把火红骨扇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落到他手中,接着扇子一扇,一阵带着高温的狂风卷起。

这些府兵都只是普通人,哪里受得了这股劲风,瞬间便被吹得七零八落,更有几个甚至被吹出数米远。

娄二和剑三好奇的打量萧十三手中的火红色骨扇,按理说内功高手修炼的是内力,内力在体内,只有达到宗师境,内力才能化力为气,引导出体。

萧十三刚才那一击虽然威力不大,但已有将力化为气的韵味,可是萧十三仅仅才内功高手前期,根本不可能将力化为气,那么显然问题出在他手中的扇子。

能将内功高手境的内力转化成气出体,这把扇子已经不是一般的宝贝,称之为神兵都不为过。

而这把骨扇,来头可不小。

上百年前上公国最南部出现一只红色狐狸,当时偶有人看见也没当做一回事,可随着狐狸的长大,它所过之处,无不被大火覆盖。

随后上公国颁布法令,击杀火狐狸,于是不少高手和军队纷纷出动捉拿火狐狸,但所有人都歃血而归,最后还是当时数名宗师使用暗器才得以击杀火狐狸,于是才有了这把以兽骨为扇骨的离火扇。

内功高手借助离火扇,仅仅只能将内力化成劲风,但如果是宗师借助离火扇,随便一扇,举手投足都能卷起火浪,外人根本无法近身。

“快去禀报大人,有人硬闯府邸。”十余名府兵躺在地上哀嚎。

早叫他们去禀报,就是不听,非要打一顿才听话。

仅仅片刻,六十多岁的姜台县县令周寻匆匆忙忙跑出来。

听说有人打伤自己府兵,还硬闯县令府,周寻定睛一看,瞬间发现人群中的娄二和剑三,“原来是你醉仙楼的娄二和剑三要闯我县令府,还打伤我府兵,真是好大的胆子,来人,将他们都给我拿下关进大牢。”

娄二和剑三脸色大变,没想到盐没到手还要被关大牢。

这时,萧十三扇着扇子,冷冷的看着姜台县令府周寻,“周大人,官位不大,官威不小啊,几年不见,可还记得我?”

五年前,五十多岁的周寻身为贡士进京赶考。

因为按照科举制度,考试不仅仅考法令、数术、明经、政论等书面成绩,殿试的时候还要考察你人品。

这人品怎么考察,除了当时大殿的表现,还有考官的推荐。

为了获得考官的推荐,很多人就会在考试前拜谒京城中的大儒,然后在殿试之后,让大儒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当时的周寻殿试并没有考中第一甲,而在二十名开外,虽然能进殿试者至少都会赐同进士出身,但因为书面成绩靠后,无缘官位,于是当时的他在第二次朝考前去拜谒萧十三的父亲萧池,希望他能在殿试的时候帮自己说两句话。

也就是那时候,周寻遇见了萧十三,当时若没有萧十三和萧池,哪来周寻现在的知县之位。

周寻还以为是醉仙楼等人闹事,可看见萧十三后,五年前的一幕幕的画面不断浮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