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血之孙吴> 第286章 临湘昌义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章 临湘昌义之(2 / 2)

三月,韦睿乘淮水暴涨之机,派斗舰袭击魏军。另以小船载干草,灌以火油,趁风纵火,焚烧浮桥,并派出敢死队冲击。当时,大水特别湍急,突然之间,浮桥尽毁。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呼喊声震天动地。

魏军大败,元英见桥断,便脱身弃城而走,杨大眼也烧营而去。

此战,魏军溺死者、被杀者,多达三十万之众。

钟离之战,是南梁政权建立初期最辉煌的一场胜利,强大的北魏王朝也因此由盛转衰!

此战的功臣有三人,分别是韦睿、曹景宗、昌义之。但若非昌义之死守钟离,留给了梁军组织力量进行救援的时间,也就不会有后来如此辉煌的大胜!

昌义之真可谓居功至伟,此战过后也因此位极人臣。

可以说,以昌义之在历史上的表现,绝对是一位能征善战,能攻善守的良将。实在要给他找一个相似之人的话,我觉得他可以比肩张郃!

昌义之此人论长相也着实普通,丢在人群里也毫不起眼,但他的一双眸子却炯炯有神,透露出了一种坚定、果决。

正是他的这种眼神,让我认定了他是一位值得争取的将才!

但昌义之乃是刘裕乡党,如今却被周瑜委以原职,所以他要么是诈降,要么就是有什么原由,所以才答应归降。

作为武将,一般不会像文官那样随波逐流,或者讲究什么良禽择木而栖。一般都是士为知己者死,或者为一主死忠。

但我之所以认为他可以比肩张郃,除了二人相似之外,经历也是有所类同。

历史上的张郃,本为冀州刺史韩覆的部将,后来冀州被袁绍所得,他又转投袁绍帐下。再到官渡之战,袁军大败,袁绍病亡,张郃也被曹操所俘获,因此转而又为曹操效力。

这一世的张郃,经历也和历史上类似。

反观历史上的昌义之,本是南齐将领,先是曹虎的部将,后来又成了萧衍的部将。直到萧衍称帝建国,就成了从龙之臣。

由此可见,昌义之这人也不是愚忠之人,而是看得清形势,也和文官一样是讲究良禽择木而栖,是有眼光的人。

如今的南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方势大,而刘裕势弱。别看之前我和周瑜分析得头头是道,把刘裕吹上了天,但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我方强,刘裕弱,这一点没跑了。

以昌义之这人的眼光,也肯定会选择我而不是刘裕!

哪怕二人是乡党,但那又怎么样?乡党也只是在一个势力内部有用,能保证昌义之受刘裕信任,仅此而已。而刘裕也并没有多么重用昌义之,否则也不会委任他在此地担任守将了。

总之,我相信,昌义之是真心归降于我军没跑的!

随着众人一一就坐,我和周瑜坐在上首,文官席以刘巴为首,廖立、韩玄次之。

武将席则以孙瑜为首,昌义之次之,然后依次是周泰、张南、宋谦,王强则因为是我的亲卫统领,所以并不在此。

一场宴会,谈笑风生,宾主尽欢,拉近了我和几人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刘巴、昌义之、廖立等人。

最后,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直到连我都喝醉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