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血之孙吴> 第260章 天下第一(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0章 天下第一(下)(2 / 2)

关羽、张飞重新整编军团,将来自并州军、韩猛军的俘虏分别补充进军中,然后派人前往邺城,向曹操禀报战况。

几天后,刘琨、冉闵陆续逃回井陉关。二人一见面不由得相互指责,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也因为这一战再一次破裂。

但随后,并州各地的战况也传了过来。

沮渠蒙逊所部被张辽击败,河东全境被曹军攻占,张辽正打算率部直取西河。

夏侯渊、萧摩柯直达河套,却不见赫连勃勃的踪迹。直到要率兵撤退的时候,竟遭到了赫连勃勃的偷袭,因此损失惨重。

徐晃、于禁的大军被死死挡在壶关,空耗钱粮,却难进一步。

也就是说,目前并州的局势尚可,只要再有一将率兵在西河挡住张辽,便能将局势稳住。

而随着刘琨、冉闵先后逃回井陉关,邯郸之战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冉闵以一敌二,与关羽、张飞战平,论武艺天下第一!

曹军铁骑覆灭了乞活军,论战力天下第一!

而关羽虽然打不过冉闵,但其用兵能力也被世人所称道,认为是他打败了冉闵军团,所以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名将!

骄傲要面子的关羽对这一结果很是满意。

唯独张飞成了工具人,但这一战,他也确实没立下什么功劳。整场大战都是关羽本人定计定策的,并且是靠着曹军取胜的。所以张飞也很无奈,虽然他也参与了围攻冉闵,但和关羽一样单打独斗都不是冉闵对手。

而他的军团步兵也没有在刘琨、韩猛手里占什么便宜,但要不是张飞,这一战曹军轻易也取胜不了。所以在整个天下,张飞论名气都远不如关羽,也不如作为战败者的冉闵,但在整个曹军内部,张飞的威望却也如日中天,被称为“曹营第二猛将”!

接下来,邯郸的战报都被传到了曹操手里。

曹操当即下令,让关羽、张飞率领三万六千步骑直取井陉关。薛安都率领两万余步兵,攻打赵国、巨鹿、安平,一定要赶在高欢、袁谭之前,攻下三郡,以免为他们二人做了嫁衣。

邯郸之战,曹军取胜,冉闵军团覆灭,这让曹操很高兴。但曹纯之死,也让曹操感到难以接受,显得十分伤感。

去年,夏侯惇被孙策打败,但所幸被俘虏后又被放回,虽然曹操很生气,但心里也对孙策有一分感激。因为夏侯惇是他的兄弟,虽然打仗不行,但确实关系亲密。

这一次,曹纯却战死了。为什么偏偏死的是曹操的宗族,而不是周仓?

但曹操又想到,所谓将军难免阵上亡,曹纯是死了,却也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实力不济,本事不行吧!

然而,紧接着,曹操又收到了荀彧、荀攸从后方传来的消息。

这一消息,不禁让曹操血压飙升,差一点就昏死过去。

韦孝宽、郭嘉、贾诩三大谋士,在看过消息之后,也不由得大惊失色!

注:高欢(496年~547年),小字贺六浑,原籍渤海郡蓨县,出身怀朔镇兵户之家。

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高欢出身渤海高氏。

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又投奔葛荣。后叛降尔朱荣,成为亲信都督,曾劝尔朱荣称帝,未果。尔朱荣死后,高欢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

普泰元年(531年)六月起兵于信都,翌年攻入洛阳,推翻尔朱氏集团,拥立孝武帝元修。

永熙二年(533年)正月,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渤海王的身份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高欢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高欢自居晋阳,遥控东魏朝政,专权十六年之久。

在与西魏连年兼并作战中,因恃众轻敌,在东西魏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败北。

武定元年(543年),领兵10万至黄河北岸与西魏军作战,先于河桥上游破西魏军纵火之船,使河桥免遭烧毁。继渡黄河,据邙山为阵,迎战西魏军,一波三折,最终取胜。

武定四年(546年)十月,率军围攻西魏玉壁,起土山,掘地道,苦攻50天,昼夜不息,在西魏大将韦孝宽固守下,终未克,遂忧愤成疾。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病逝于晋阳家中。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正月,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被改尊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