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血之孙吴> 第203章 张昭有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张昭有请(2 / 2)

“主公,当初淮南、江夏新下,缴获也不计其数,用来发放抚恤和奖励,可谓是绰绰有余!然而这一次,却是寸土未得啊!”张昭快急死了。

“额…”

“这还仅仅是补偿的钱粮,还有周大都督那边舰队死伤的水手,也都需要补偿。损坏的舰船、兵甲也都需要修缮,这些都需要用到钱。单单财货,倒是小问题,唯独这么多粮食,如今的府库里也拿不出来啊!”张昭接着说道。

得,称霸东南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战前,我和周瑜、鲁肃就只考虑到了战略的层面,却没有考虑到经济层面。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我连忙问道。

“为今之计只有三个办法:一,向大族和商贾借粮;二、暂停对军功奖励和抚恤的发放;三、全部用田亩补偿。”张昭说道。

“第二个办法肯定不行,新制度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源泉。而第一个和第三个办法我看倒是不错!”我想了想说道。

“主公,第三个办法也是行不通的!倘若全部折成田亩补偿,就需要再增加十万亩田地。加上原本就需要补偿的田亩,可能会造成江东境内耕地不足!”张昭连忙解释道。

“不足?怎么会不足呢?”我不解地问道。

“按照新制度,凡战死者都得按照退伍来予以田亩的补偿,很多老卒都已经参军五年以上,就需要补偿五亩田地。而新兵,本就参军不足一年,难道不给他们田亩补偿?再加上军官们需要翻倍,折算下来平均每人需要补偿五亩,一共四十余万亩田地!”张昭解释道。

“四十多万亩?”我吃了一惊。

“这还仅仅是原本需要补偿的,再加上不发钱粮,而改用田亩的补偿,就得增加到六十余万亩!”张昭说道。

“难道咱们扬州境内没有这么多田地吗?”我不禁问道。

“有倒是有,但这一次光光庐江籍的将士,阵亡就多达三万两千余人,需要补偿近二十余万亩田地。庐江可没有这么多闲田啊!就算有,那再考虑到以后呢?”张昭说道。

“额…就不能组织百姓们开荒吗?”我问道。

“主公有所不知,百姓都有田种,但田地和收成,都是需要百姓辛苦劳作才可以获取的。所以平日里,百姓更愿意官府给予钱粮补偿。而百姓们平日里也会进行开荒,而补偿的田地多是良田,所以哪有那么多的良田呢?倘若补偿几块荒地,百姓又岂能接受?“张昭说道。

“额…那子布,库房里现在还有多少存粮?”我又接着问道。

“主公要的五十万石,昭已经准备好了。除此以外,还有五十万石库存!倘若再从各郡进行调集,估计百万石也还是有的!”张昭说道。

“就是说,还差近三百万石咯?”

“不错!”

“把钱粮全都分摊到各个郡县,不知能否得到解决?”我接着问道。

“别的郡县估计没问题,唯独庐江那边,少说需要用到一百五十万石!”张昭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把金陵的钱粮全部运到庐江,补偿的钱粮全由地方发放!”我拍板道。

“哎,主公有所不知,昭之所以感到难办,便是考虑到这会给地方上带来财政压力!尤其是庐江一郡,如今把金陵的粮草全部运过去,怕是也不够啊!”张昭说道。

“只有庐江一郡存在问题吗?”

“不错!”

“那就向庐江各大族借粮!”

注:东汉时期全国耕地面积约7亿亩,亩产粮食约2石,也就是说全国一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14亿石。而税收的话可达3亿石粮食,但这仅仅是丰年,倘若遇到个天灾人祸,粮食产量便将大大降低。

而扬州丰年的粮食税收约为2千万石,平摊到每个郡约为200万石。看着挺多,但还得除去官员的俸禄,和对军队的供给。所以,往往库存数量都不会太多。反倒因为土地兼并,大族、豪强手里会掌握大量的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