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计(2 / 2)

沈欢笑了:“只是一愚之得而已,说不上高明!”

“好吧,就不要卖关子了,说来听听吧。老夫也期待得很呐!”

沈欢清了清嗓子,沉吟一会组织好语言才道:“窃以为,理财之策,单以本朝而论,节流为本,开源辅之,方是上上之策!”

司马光有点意外,在他的观念里,沈欢经济之才不下王介甫,本以为对方会发挥此点,以开源聚财为先,没想到对方对“节流”如此推崇,不禁有点欣喜了。

“但是……”沈欢没等司马光说话,就来了一个大大的转折,顿时把司马光的心儿给提了起来,“学生所说的开源,并不是王介甫的开源,节流也并不是老师之前主张的节流。”

司马光呵呵笑道:“看来子贤真要给老夫惊喜了!老夫洗耳恭听呢!”

沈欢终于把最近的思考结论抛了出来:“老师之前主张之节流,就是要官家从皇室和朝堂用度上多加节俭,不要浪费,从而减少财政支出。但是,这些主张,就算施行,又能节减多少财政呢?十万贯?百万贯?至多也是几百万贯之数了,这样能缓解什么财政窘况呢?窃以为,此乃小节流罢了!”

“小节流?”司马光对这个新奇地名词来了兴趣,“那么什么是大节流呢?”

沈欢还没有直接回答:“不节流。就开源,这是王介甫的主张。因此他通过种种措施,一心向从下面把钱财都聚拢到朝廷收入之中。然而,他所行之策,说不加赋,其实也不无增添百姓负担。有点割羊毛的意思!就算财政真的增加了,但是引起了更大的矛盾纷争,加上不能有效阻止朝廷更大更多的开支,说起来,也是小开源罢了!”

“很好很好!又来一个小开源!”司马光不知道是怒还是气了,“子贤,你更令老夫糊涂了,还不快快把你之所想都说出来!”

“老师莫急!”沈欢悠然笑道,“学生这不是先出观点再解释么!王介甫所行的开源。在学生看来,不过是小道罢了!”这话是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上说地,结合了近千年地历史学识。以后世那些经济政策而言,王安石之法虽然也有高明之处,然而以实际而论,不少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至少就脱离了实际。

司马光哼道:“他的是小道,那么老夫的更是小道了吧!”

“不敢不敢!”沈欢赶紧赔笑不已,“节流为主,这是学生的主张,开源就是手段而已。当然。学生所说地节流与开源,都不同于时下所论。老师,以你而观,朝廷国库收入,大多花在了什么用度上呢?”

司马光想了想道:“应该是军费上吧!”

“老师就老师,一针见血!”沈欢先夸了一下,接着念了起来,“国库岁入七八千万贯,军中用度。岁支七八。老师,这是先帝在位时三司所上的财政报告。如今学生在三司行走从事,对此更是有所认识!国库收入,竟然有七八成花在了军费之上,将近五千万呀!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象!”

司马光倒是奇了:“子贤,军费用度,一直占了这个数,很正常呀!虽然大是大了点,不过军队多。支出大是应该的!”

沈欢愕然。这才想起宋代地军事情况在这个时代之人眼中,很平常。也很无奈。可以后世观点来看,一国财政,花了七八成在军队上,那是一种疯狂地现象,若在后世的中国,别人肯定又以威胁为论作为抨击地理由了,甚至引起恐慌;另外,宋朝人口连一亿都不到,却有着一百多万的军队,按此比例,以二十一世纪地中国人口推算,军队该达到一千几百万才符合。一千几百万的军队!还有比这更疯狂的吗!

冗军!这正是沈欢现在要讨论地话题!

“老师,据三司统计,我朝军人数量是一百二十万。其中禁军六十多万,厢军五十多万。禁军待遇高一点,大概花去三千万贯的钱财;至于厢军,则要花去两千万贯左右!待遇高不是问题,禁军数量也不是问题。关键是那五六十万的厢军呀,没有丝毫战斗力,更不能上战场,白白花去两千万贯的钱财,这是多么令人痛心之事!”

“子贤,慎言!”听到沈欢言辞激烈提到厢军,司马光赶紧板正了脸色,严肃地要沈欢谨慎。

沈欢当然也清楚司马光指的是什么,厢军之策,是本朝开国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古代天灾**,百姓会大量失去土地,更会流离失所,在饥饿的逼迫下,这样要么是百姓**,要么会聚啸山林,成为贼寇。这些都是统治者的大忌,更不能无视。宋太祖苦思冥想,竟然给他想出了一个令他颇是得意的计策来:那就是编制厢兵。

所谓厢军,就是区别于禁军之外地军事编列。禁军是职业军人,平时训练,战时打仗,与宋太祖开国打江山的编制为榜样,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厢军则是收编那些在天灾时失去了土地的男丁,编成军队,发以军饷,让他们不至于成为乱民。军饷很优厚,一年有三十多贯钱,足够一家五口之用。有了这样的军队,当时宋太祖就比较得意地说,天下每收编一个厢兵,天下就少一个乱民。然而他不会想到,百年之后,厢军会达到五六十万的规模,更不会想到竟然要花去国库收入的三成左右!他的这一计策,直接导致了子孙财政拮据的局面,想必现在九泉之下也要郁闷了吧。

厢兵不事生产,不事训练,完全是一帮花钱地寄生虫。因此才是沈欢义愤填膺要抨击的对象,以前是苦于没借口,现在司马光问起,当然要发发牢骚。不过毕竟是太祖之策,以司马光的为人,听到猛烈抨击,当然会变了脸色要阻止。

不过沈欢不会就此放弃罢休,他将要说的政策,与这息息相关,无法逼开。<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