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三将陈敬仁安置在安全的角落后,不等两人闲扯几句,随后便拿起刀去帮王武解围缠斗的突蛮兵。
身后涌上来的百姓很快布满了整个城墙,他们手中拿着农具,劈柴刀等,一股劲儿的扑向敌人。
顿时城楼上的守卫军心灰意冷的心顿时热络了起来。
眼看突蛮即将攻破的城楼,又被打退了下去。
突蛮首领见城墙多出了一些新的面孔,见那日抚琴的之人的王十三在城墙上,误以为是太子,于是连忙吩咐下去,要活捉此人。
王十三解救下王武后,也随着众将士一起厮杀起来,自因这一世,他从小习练武艺,虽对杀人嗤之以鼻,但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王十三心中只是感叹自己没有太多金手指,没有带点现代黑科技来到这儿,不然这城下十五万真不够他杀的。
如今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了。
战斗从晌午持续到黄昏,眼见即将天黑,突蛮也只能作罢暂时鸣金收兵。等来日再战。
天边黑压压的云慢慢退散开来,露出了难得的流光霞彩,霞彩映照在城墙上,洋溢在每一个奋战的士卒与百姓心中,
士卒与百姓欢呼雀跃,他们从未如今天这般欣喜过,只因他们又熬过了一日,又能在活上一夜。
这微末的理由现如今对他们来说是无比的奢侈,至少他们能趁这一夜能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寄上一封家书。这便是他们最后的一点小心思了罢。
而王十三早已疲乏不堪,晃晃悠悠的走进了城楼中的议事堂瘫坐了下来悄然的睡却。
王武不敢懈怠,命令士卒们将城墙不停的浇上水,等来日城墙结冰,突蛮们想攻城便没有今日这般容易。
太子则不辞辛劳的与士卒们打堆一起,只见他左手啃着胡饼,右手提着毛笔,在城墙上胡乱搭起的案台上,帮排着长队的士卒们挨个写着家书。
参军者大多数为平民百姓,入伍大多数只是为了补贴家用,更别说识字的,能把自己名字写清楚的在军营中已然算的上能文能武了。
只听前排一兵士操着一口似现代的四川话阔喊着:“我叫赵大壮,蜀郡人,家中有六十老母,与两个弟娃儿。太子殿下你看到啷个写。反正给他们报个平安就行了,我在外面啥子都好。百户长与军士待我也如亲弟兄,而且军营吃的好,喝好的,我按(猜)不久就能大胜而归,到时在回乡孝敬老娘……还有。
还有…隔壁村李农户的女儿说的那门亲事,你就让人家找个好人家嫁了罢……我怕是等不到了。
还有……两个弟娃儿让他们好生照顾好过人(自己),多学点本事,以后学大哥参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还有……”
太子插话嗤笑道:“照你所说这么写,估计这一张纸都不够写的啊。”
随后赵大壮身后的另一士卒操着一口现如今的广东话道:“你搞乜嘢啊,全部都畀你讲咗,还讲咩。”
身后另一士卒随即又插话道:“妈的写个家书,整的跟个老娘们儿似的,扭扭捏捏的。再说了那李农户家的女儿你给哥儿几个说了无数遍,就这样让人家这么轻易嫁了,你心里就没有不甘?。”说着手搭赵大壮的肩上,将胡饼往他嘴里塞。
随后并到案台道:“太子殿下,俺就没有他那么多屁事儿,俺家就爹一人,你就让他跟隔壁家的张寡妇一起过了算了,彼此相互有个照应,之前一直反对他们,现如今儿子恐怕也不能回来给你尽孝了。”
说完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似乎内心那根不想提的弦一下被拨弄了,脸上逐渐浮露出沉痛而又悲戚的神情。
城楼上的士卒书信一字没提裹尸沙场,却句句都显露出战死沙场。
操着闽南话的士卒见众人都面露哀色,于是急忙并到前排圆场道:“你做咩小仔,你招嘢嘅打尖并队,我畀你两板。”
众人被这蹩脚的腔调整的连连发笑起来。
……
王十三被这一阵阵笑声给惊醒,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随后走出议事堂。
见太子殿下在于众人写家书,于是有感而发道:“真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啊。”
太子闻后连忙称赞道:“好诗啊,适才不辱其名啊。”说着连忙招呼着王十三来到案台前。
王十三漫步悠哉的走过去。
“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太子殿下急忙道:“下半阙呢?”
王十三连忙摸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道:“只有半阙,剩下的半阙忘了。”
“忘了,这不是有感而发嘛?难道是是你从哪儿抄袭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