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了,敌人已经聚集大半,后面十里就是鄱阳湖,敌方也没有足够的船只撤离,面对李靖大军的合围,他们只能选择打一场,胜了就还有转圜的余地,败了,那江南之后将再无战事。
决战的时机是李靖选的,从敌人撤退的那一刻起,这场战役就完全被李靖掌控,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都由李靖说了算。敌人难道不想反扑吗?想,肯定想,非常的想。可是李靖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身为大唐杰出的军事天才之一的李靖深谙兵法之道。敌退我进,敌进我退,连续几次试探性攻击都被李靖轻易化解了。最后敌方索性不跑了,原地扎营,一面继续向四方求援,一面休养生息,准备最后的决战。
李靖能让你如意?一面派骑兵四处剿杀敌方的求援信使,一面不停的假装袭营,让敌方无法放下戒备,休养生息。一连几天敌方被搞得不胜其烦,准备摆开阵势大战一场,结果李靖又偃旗息鼓了。
辅公佑的儿子辅威,也就是纠集了几万辅公佑残余势力的组织者,被逼的在帅帐大发雷霆,手下的那些所谓的谋士也并没有什么好的计策。
好在现在终于到了决战的时候了,只要打赢这一仗,那么他就可以裹挟兵锋,席卷半个南国,到时候大事可期。辅威在中军大帐一遍又一遍的向着自己的一众将士描述将来的美好愿景,可是大家谁都知道这一仗他们胜的希望不到两成,除非有奇迹,而这个世界上最缺少的就是奇迹。
两军对垒,李俊看着对面松松垮垮的军阵,忍不住想笑,就这个样子还打仗啊?虽然自家的军阵比对方好不了多少,但精气神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辅威居于中军,看着麾下的将士,也一阵皱眉,他只知道自己的将士被李靖骚扰的疲惫不堪,操练也落下了,哪成想竟然不堪到这种地步,大敌当前,有的士兵竟然站都站不稳,手中的长枪更是被拿来当做拐杖,唯一可堪一用的也就是自己的三千亲军了。但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从天空俯瞰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双方摆的都是品字形军阵,左翼,右翼军阵在前,中军在后面压阵。面对辅威那不堪一击的将士,李靖连锋矢阵都懒得摆,因为锋矢阵需要一位武力卓越的大将带头冲锋,身后的力士健儿跟着冲锋,锋矢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第一时间击破敌方的防线。可是,将士难免阵前亡,面对不成气候的辅威叛军,要是让自己的大将有所损伤甚至阵亡,这绝对不是李靖想看到的,也不是远在长安的陛下想看到的。而且,自己已经收编了很多叛军,这些人每天的口粮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偏偏自己还不能太过压榨这些人的口粮,以免这些人再次反叛,这也是为什么决战要这些收编的叛军冲杀在第一线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戴罪立功,如果造反的人不需要付出代价,官兵一来立马就投降,然后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恐怕要不了多久全天下的人都要开始造反了。所以李靖的做法也是当时所有统帅的做法,活下来的人才会重新被当做大唐的子民,至于死人,死人是不会有人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