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我知将死> 十六、面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六、面试(2 / 2)

“呃……”江水源脑筋急转,“当然应该是先公后私,留下来给你面试啦!说起面试,你对国学经史子集四部中哪一部,或者具体哪一类比较熟悉?当然,如果专精某一本国学典籍也是可以的,毕竟古代科举时也有‘专经’或‘本经’之说。你说出你所精通的内容,我才好根据内容问你的问题。”</p>

浦潇湘想了想:“也没有什么特别精通的吧?像《论语》、《孟子》、《史记》、《资治通鉴》都浮光掠影看过一遍,提起时有些模糊的印象,但绝对算不上精通。”</p>

这应该是稍微读了点国学典籍的学生的通病吧?觉得自己多读了几本书,眼界和见识都超出同辈人一大截,但你问他,他又说不出来;你说完之后,他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江水源微微沉吟片刻后说道:“既然你看过一些书,那我就随便问你几个问题,答对一半算合格,如何?”</p>

“你问吧。”</p>

“你读过《论语》,那你简要说说《鲁论》、《齐论》、《古论》、《张侯论》以及现在通行本《论语》之间的版本关系。”</p>

浦潇湘好看的眉毛皱了皱,然后答道:“先有《鲁论》、《齐论》、《古论》,再有《张侯论》,最后有现在通行本的《论语》。嗯,应该就是这个样子。”</p>

江水源顿时默默无语千行泪:妹纸,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p>

浦潇湘有些着慌:“怎么?我说得不对?”</p>

“对倒是对,可是——”</p>

“只要对就行,没什么可是的!”浦潇湘马上打断江水源的讲述,“你可不能耍赖,故意刁难人家!”</p>

故意耍赖、刁难的是你自己好吗?江水源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大致情况其实是这样的,《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到了西汉初年只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和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并各有师传。其中,《齐论》二十篇的章句大部分与《鲁论》相同,但多出了《问王》和《知道》两篇。</p>

“后来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了二十一篇的《古文论语》,是为第三个版本。《古论》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与《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有四百多字。但在当时没有传授。</p>

“到了西汉末年,汉成帝的师傅安昌侯张禹精治《论语》,根据《鲁论》,参照《齐论》,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成为当时最权威的《论语》版本。东汉灵帝时所刻《熹平石经》用的就是《张侯论》。</p>

“东汉末年,著名大儒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成为现在通行本的《论语》。这才是各种版本《论语》之间流传演变的关系,像你那么说,只能勉强算个半对!”</p>

甚至半对都很勉强!江水源心里跟着又补了一句。</p>

浦潇湘瘪瘪嘴:“谁让你出题那么难,还那么复杂的?半对就半对,继续出下一题吧!这回记得要言简意赅、直接明了哦!”</p>

感情还是我出错题了?江水源有些郁闷,接着出题道:“下面这道题答案就比较简单了,请你听好:现代有位诗人曾给国父孙百熙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开头两句是‘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请你依次说出这句诗中几个典故的人物分别是谁?”</p>

浦潇湘字斟句酌地答道:“‘开天辟地’应该说的是盘古,这没错吧?”</p>

江水源点点头:“没错。典故出自《艺文类聚》卷一引三国时吴国徐整《三五历纪》,书中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请继续!”</p>

“‘说项依刘’应该是项羽和刘邦,对不对?”</p>

“不对!”(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