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浪在大清朝> 第十六章石林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石林寺(1 / 2)

 治疗伤员的事三娃基本上插不上手。商队里随便挑个江湖郎中出来,动作都比他利索。至于缝合伤口就不要提了,现在这条件去缝针纯粹是开玩笑,平白增加破伤风和发炎的风险,不是什么大出血之类的要命的情况最好是不要缝什么针。

在观摩学习了一番之后,三娃回到父亲身边听他们愉快地聊天。

几个掌柜的围着郑把总和龙镖头一个劲的称赞,满口子的感谢。反正不要钱的好话拼命的往外倒。

今天振远镖局也出了大力气,是长矛阵的绝对主力,出手逼退光头土匪的也是镖局的一个好手,听说叫什么古一枪。顺便提一句,枪和矛其实差不多是一回事,矛开了锋就是枪。

“今天这一战放在寻常官军手里,绝对是大捷了”掌柜的继续奉承。

“就不要提什么官军了!提起满肚子都是气。上次就是请的官军护送,雅州府的一个千总,带了三百多战兵,火枪弓箭全配齐,结果败得落花流水,害我们损失惨重!”李掌柜愤愤不平。

郑把总诧异道:“那你这次还敢请我这个官军?我才这几个兵,加上龙师傅他们也才三十号人而已,你也敢放心把安全交给我们?”

“是王家强烈推荐的把总大人,说郑把总武艺高强,能以一敌百。而且龙师傅也很厉害,威镇川省武林多年!有两大高手坐镇,什么匪徒收拾不了?”再次把两个人奉承一通,众掌柜纷纷称是。

龙师傅谦虚的说:“今天还是很悬,我都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要不是郑把总指挥得当,怕是后果难料。”

郑把总笑木了的表情有了一丝变化,被敏锐的三娃子捕捉到了,晓得李掌柜的马屁拍到马腿上了。父亲最在意武艺,不然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啥?虽然被夸武功高强,但人家龙师傅都威镇川省了!被人镇了一头自然不爽。

三娃子趁机问道:“要不要乘胜追击把这伙土匪灭了?”

郑把总毫不犹豫:“好,灭!”眼睛看着龙镖头不怀好意。

龙镖头以为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斟酌一番,犹豫道:“匪徒太多,怕不牢靠…”掌柜们也担心节外生枝出意外。场面一时沉闷。

老田回来了,说土匪们离开之后就散了,最大的一股匪徒去了不远处一座叫石林寺的寺庙。抓了个落单的匪徒问了情况,说石林寺原有十多个和尚,多半都是犯了案的亡命之徒,为了避祸才躲到这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来。平时也不怎么念佛,就是种地打猎练武,对周围山民倒也仁义,时时周济贫民救个急解个困。近年来日子不好过,便有许多流亡之人前来投奔,庙里人满为患也过不下去了,和尚们便领着大伙出来做没本钱的买卖。周围山民见有搞头便积极参与,和尚们也爽快,来了的多少都能分点财物。

“庙子那边形势如何?”郑把总问。

“在山上,易守难攻。”老田答,“有百把号人,其中有不少人功夫很好。”

有个掌柜的问:“既然功夫好,今天怎么打成这样?”

郑把总不屑道:“单挑和打群架是两回事,打架和打仗又是两回事,”指指龙镖头,“问问龙师傅,感受怎样?”

龙镖头点点头:“确实是大不一样。坦白说,平时走镖龙某真没怕过谁。今日这阵仗,几百上千号人涌过来一起冲锋,感觉地都在抖,此生从来没经历过,当时真的是怕了,直想转身逃命。见郑把总手下兄弟们迎头反击,毫不畏惧的那股子劲头,才让我稍稍稳住心神,加上把总大人指挥若定,把大家伙组织起来抵挡,才抛开胡思乱想的心思。”顿了顿,又道:“今日那冲阵的光头,武功着实不比我差,还不是被郑把总一箭撂倒!”

三娃回想了一下老汉儿当时气急败坏大吼大叫的样子,感觉不怎么当得起“指挥若定”的形容。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也确实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郑把总随口学了句儿子的口头禅,“乱军之中不知哪里戳来一枪,飞来一箭,人就没了,功夫再高也没有用。”

了解了敌情,掌柜们便商议一番,觉得匪患不除,终究后患无穷,不如趁着两大高手都在试试看,最好是一次性解决掉。

次日天明,便依照商定的方案,商队就地休整,以镖师们为主力的长矛队负责防务,龙、郑两大高手则领着郑家军和敢死队去寻和尚们的晦气。

老田领路顺着一条狭窄陡峭的山路向上爬,半路上遇到了下山挑水的和尚。和尚扭头就跑,众人追之不及。跑山路是人家的强项,尤其是屁股上插了一支箭以后跑得更快。

和尚们看来没什么军事素养,否则在山道上派几个人设防,随便扔几块石头下来就能让人崩溃。顺利冲上山顶,见许多汉子手持刀枪棍棒在半掩的庙门后严阵以待,三娃放下头盔上的格子状面罩准备冲阵,却被龙镖头拉住了。

“咱们先礼后兵,我先去试试看谈得拢不,”便迈步向前,对着庙里喊话:“哪位兄弟是管事的,在下有事讨教。”

庙门后传来一声:“大师兄被你们射伤了,在后面养伤。”

土匪作战,一定是最能打的冲在最前面,昨日弓箭手们的阵前突击怕是伤了对方不少的主力队员。当时热血上头不管不顾的冲上来,事后抬回来一堆尸体和伤员,才感到害怕,门都不敢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