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定远侯班超> 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1 / 2)

 原来,窦固、耿秉势如破竹,沿天山北从东往西横扫两千里,呼衍王担心自己被围在天山以南,便命部下数营人马与数万牧民抢在汉军之前,通过天山达坂逃向山北,再绕道乌孙境内向北逃去金微山。</p>

而他自己,却与左鹿蠡王一起,沿途收拾人马,一路向焉耆国、龟兹国方向退去!</p>

是役,曹钱与霜刺只经历的几次零星小战,便取了伊吾庐与车师前国,彻底洗涮了前耻。他率部在交河城外扎营,便派出驿使直驱天山北向窦固报捷。</p>

……</p>

窦固夺了天山南北诸国后,闻呼衍王、左鹿蠡王部大批向龟兹、焉耆等国退去,疏勒国方向的班超汉使团压力陡然增大。窦固便命屯骑校尉渠耆集团移师车师前国,作出沿天山南麓西进焉耆国态势,以策应西南方向的疏勒国。</p>

而窦固则自率陈睦集团暂住金满城,连续十余日命各营剿灭余匪,迅速稳定天山南北局势。此时他最担忧的是深入金微山北匈奴腹地的徐干、祭参别部,那毕竟是蒲奴的老巢,重兵云集,地形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p>

徐干这名三辅世子到底未令他失望,耿忠的信使先一步而来,禀报了徐干北上的战绩,“据斥候探报,镇西屯骑营战果辉煌,焚毁北匈奴三座老营,俘左鹿蠡王妃及生口近万,牛羊数万,正在归途中……”</p>

徐干的信使虽然未来,但老将耿忠征战一生,断无虚妄之言。窦固、耿秉、刘张三人闻报俱惊喜不已,三人豪饮了数爵,连呼痛快!</p>

原来,窦固大军仍在疏榆谷激战时,徐干、祭参二人便率领别部悄然脱离战场,在波绍的亲自向导下,十余日内北上近千里进入金微山(注:即今阿尔泰山东段,汉时称金微山)。他们身着北匈奴胡服,张北匈奴黑色战旗,形容萎靡、狼狈不堪、懒懒散散,一付溃兵模样,沿途北匈奴各部族都给以牛羊马奶饷军,没人怀疑这二千“残卒”是汉军。</p>

作为窦固二征白山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记重椎本就是要震慑蒲奴,你的燕然山老巢已经处在汉军剑锋之下!</p>

沿途有大量南呼衍部牧民、左鹿蠡王部牧民刚从蒲类海边逃来,正在凄惨地扎营。别部没有扰乱他们,而是迅速越过戈壁、翻越山岭进入金微山中,山中有一条东西向的大山涧,两岸的小绿洲上无数小部族在这里越冬,飘飞的雪花中山口露出一座大营身影,这正是此行的目标之一,左鹿蠡王从疏榆谷至燕名山老巢之间的重要兵站,也是呼衍王逃回金微山后的临时营地,金微行营(注:即今蒙古国哈伦河谷)。</p>

波绍和他的斥侯兵们早已经摸清了金微山内部的敌情。永平十五年窦固征白山后,呼衍王兵败逃回燕然山。但在燕然山中,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于是这座左鹿蠡王的金微山兵站,便成了南呼衍部的后方营盘,驻有呼衍部大批留守人员。</p>

这里已经临近燕然山大营的核心地带,蒲奴单于位于燕然山深处、甘微河(注: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的燕然山大营(注:位置应在今蒙古国乌里雅苏台)、私渠比鞮海(注:即今蒙古国乌布苏泊)大营,离这里都不过三四百里。</p>

天已黑了下来,徐干、祭参带着别部疾驰至大营前便动起手来。他们突然打起汉军赤色战旗,擂鼓攻进大营。汉军二千人如二千只猛虎,见人便杀,见营帐便放火烧,刹那间,毫无防备的北匈奴人被斩杀无数,大营内火光熊熊而起,数百北匈奴骑卒只得一哄而散。</p>

汉军没费什么力便夺了行营,刑卒们喂食战马、补给粮秣,哺食后便点燃粮秣营内十余座大粮囤。徐干不敢停留,全军连夜顺着河道向西横扫,一夜西行百数十里,顺手击破沿途左鹿蠡王部二十余部族。第二天晌午时到了河道的终点(注:即今蒙古国沙尔嘎),他们马不停蹄扭头南下,顺着牧道快速隐进积雪覆盖的高山中。</p>

山巅雪大风寒,天又下起了大雪,寒风呼啸,别部完全听从波绍斥侯营向导,他们顺着一道大山涧(注:即今布噶特山山巅峡谷涧道),开始惨绝人寰的高山雪原行。第三天傍晚,波绍突然下令全军向西躲进一条东西向的大峡谷内伪装起来。</p>

过了不一会,黯淡的雪夜中,涧道上无数人连夜北上。原来是从车师后国溃败后北逃而来的左鹿蠡王部各营,正仓皇地顺着涧道向北行进。由于人数过多足有七八千溃兵,这里又在金微山腹地,徐干和波绍只得决定放过这队人马。</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