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城中的倭军没有想到,一直在城外驻守了好几天的中华军突然发起了进攻。更加诡异的是,城外的钢铁厂中毫无动静,仿佛没人驻守一般。
海军陆战队的进攻势头猛烈,在鼬鼠1型战车的掩护下,大批陆战队员向城内发起了进攻。
这次攻城战事先并没有进行炮火准备,因为经过几次攻城战,军方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攻城之前用重炮毁掉城市,并不能杀死多少敌人,相反被炸成废墟的城市地形更加复杂,让巷战变得更加困难。
战争是个不断学习改进战略战术的过程,有了这样的经验,中华军在进攻城市之前也就改变了战术,不再用重炮轰炸城市,而是用战车作为支援火力,跟在步兵后面,依靠这些直射火力掩护步兵前进,并提供炮火支援。
海军陆战队虽然都是义务兵,他们的战斗素质却高于一般的国防军,因为他们是按照准特种部队的标准建立的,每一名士兵都是从历届新兵中精选出来的,战斗力虽然不如近卫军,却也相当可观了。
精准的射击和及时的炮火支援,打的倭兵死伤惨重,经过数场巷战,陆战队员的巷战技巧也日趋成熟,伤亡大大降低,而倭军就倒霉了。
大部分是刚刚入伍的士兵,让倭军的素质一落千丈,这些连训练都没有完成的倭兵,只是勉强的会用步枪,对于技战术动作一窍不通,这些没有经验的新兵,在战斗的时候很容易暴露目标,从而连累了和他们在一起的老兵。这样的军队不但没有因为人数众多而强大,反而造成了战斗力的大幅下滑。
有川城的倭军虽多,却因为距离本岛过远,部队因为后勤补给无法进行,而造成弹药匮乏。经过两天的激战后,守城倭军损失过半,弹药用尽之后选择了投降,海军陆战队几乎完好的接手了有川城。
帝国军队在九州岛的攻击行动比较谨慎,完全不像在本岛那样放的开。在方啸宇的计划中,九州岛已经被他划入了自己的版图,自然要尽量保护。
中路军在张仲麟的指挥下,坐着战车和卡车前进,他将装甲部队和国防军的步兵混编,形成了几个装甲集群进行多头穿插。不甘失败的倭军集结了一支主力部队,他们打算学习西大陆现在惯用的战法,在九州岛大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带设立阵地,阻止中华军的快速推进。
面对倭军的防线,张仲麟没有给他们正面阻击的机会,大军趁着倭军战线还未完全构筑完成,突然加快行军速度,一举突破了倭军的阵地薄弱环节,以战车为先导的部队在九州大平原上疾驰,倭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情况,步兵就已经配合着战车分割合围了准备组成防线的倭军六个师团。
倭军在野外被完全包围,没有了对城市的顾及,张仲麟直接命令呼叫轰炸机和炮火覆盖轰炸。倭军指挥官这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那些被包围的倭兵算是倒了大霉,白天飞机炸,晚上火炮轰,那些倭兵只能躲在简陋的临时工事中瑟瑟发抖,祈求炸弹不要落在自己的头上。
轮番轰炸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才停下来,在没有坚固工事的野外,倭军根本无法有效抵挡如此密集的轰炸,仅仅两天时间,倭军就要超过三万人阵亡,剩下的也多数带伤。
轰炸过后,战车这种野战利器直接成群出动,隆隆的战车在丘陵间疾驰,极力压缩着倭兵的生存空间。
见到这些钢铁怪物冲来,倭兵们只能选择后退,但是包围圈只有那么大,所有的倭兵都向中心退却,造成包围圈中心处的倭兵越来越密集,而中华军的炮火却依然不停歇,到了最后倭兵的密集程度已经令人发指,一枚炮弹下去都可以炸死炸死数百人了。
倭军高层绝对不会甘心挨炸毫无反应的,为了让更多的人存活,他们选择了突围,但是血肉之躯又如何与钢铁洪流对抗,亡命冲锋的倭军士兵很快就消失在战车的履带之下了。
倭军损失大半,却没有任何突围的希望,最后他们的指挥官只能选择投降。在歼灭了这一部分敌军后,九州大平原上的倭军正规军人员缺乏,倭军不得不全面后撤,将部队向沿海地区收缩,而中华军紧追不舍,死死的咬住对方不放。
倭军以极大的人员损失为代价,终于将四万大军撤入了枕崎城,紧随而至的中华军也很快包围了这里。对于枕崎城这座海滨城市,最为有名的就是它拥有倭国最大的造船厂,可惜现在倭国根本没有舰队再保护它了。
三艘中华级战列舰很快摧毁了倭人孱弱的海岸炮台,舰队无遮无拦的冲进了港湾,舰炮的齐射声隆隆作响,将城内的倭国军营全面覆盖。
舰炮可不同于口径偏小的陆军火炮,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口径硕大的舰炮一枚炮弹下去就可以造成三十多米的大坑,方圆八十米之内的生命即使没有被击中,也会被冲击波活活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