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枭雄新说之俺叫刘邦> 第三章 刘季遇到他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刘季遇到他们(1 / 2)

 一个人没有混好不等于他不想好好混。

正所谓你不经历我的经历,你就无法知道我的疼,只有和他以及高皇帝刘邦一样白手起家的人才会明白机遇的重要性。当时刘邦所处的年代正是大秦猛士横扫四方一统天下。天下渐安,军卒的需求越来越少。

高祖皇帝的祖先是否是魏国贵族已经很难查清,魏国已亡。但对于秦而言高祖确实有外来户的嫌疑。如果想要出人头地,依秦法来看恐怕立军功才是最佳或者是惟一路径。又偏偏遭逢这么个时候,能怨谁呢?从军是肯定行不通的。

写完之后,太史令心中有了疑惑,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高祖不得志,又不愿回家务农。他身边就聚集了杀猪的樊哙,马倌夏侯婴,常在红白喜事上吹唢呐的周勃,当时应该还有曹参,不过好像就是个狱卒。常言道,人以群分,既然高皇帝常和他们在一起,被并入下九流也不为过,可怎么会认识士大夫的萧相呢?

太史令对高祖的这段经历很是好奇,抬头看向刘邦,斟酌一番便问道:“陛下,臣有一问,按当时来说,萧相与陛下难有交集,你们又是如何相识?”

“你说萧何呀!”刘邦顿了一下,“萧相他不是沛县人,后来到了沛县做官,说来也巧,曹参的上司就是他,我和曹参那是兄弟,一来二去的也就和萧相认识了。不过呀,你知道朕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自以为读了几本书就老子高人一等的所谓读书人,烦,最烦他们了,啥事干不了,还废话真多!但萧相不同,朕的印象里就没有见他发过火,没有读书人那种鼻孔朝天谁都看不起的傲气,他呀跟谁都客客气气。那个词叫啥来着,嗯,别急,朕要想起来,对,彬彬有礼,他不嫌弃朕,朕也欢喜与他相交。几次混下来,熟了,就谈天说地,就是酒喝的不尽兴,萧相酒量不太行。朕自是沛县本地人,可不知道为什么聊着聊着,发现他比朕更了解沛县,朕就觉得他的才华比十个县令都强,朕佩服他。在沛县这个地界,那个时候的我也算得上是,哎,什么就算呀,朕就是地头蛇,只要是萧相遇到啥事,朕就帮他,乐意帮他,这一来二去,萧相呀就帮我谋了个公职,一亭之长。”刘邦洋溢着一脸的嘚瑟。

太史令听到此处,哭笑不得,亭长一职,不管秦时还是大汉现在,都是最小的官!不过太史令可不敢触他的霉头!

可惜这一幕没有逃过刘邦的眼睛,刘邦笑着调侃说道:“看太史令大人,看不起小令亭长乎!”

太史令连忙跪地说道:“微臣不敢,职虽小,但其责却依旧重,数百里地,数千人之生计均仰仗之,怎能小觑!”

刘邦被拍马屁,怪声怪气地哼了一声:“哼,你还真别小看这个亭长,自从我当上了这个亭长,我和我的兄弟们日子过得可舒坦了。以前,我的兄弟们还有老百姓,不管死不死都得守秦律。可是我当了亭长,只要不伤天害理,又可以让大家伙活得更好一些,那秦律朕呀觉得可以在朕的地盘上先改一改!当然敢这么干,有两点一是萧相从中斡旋,二是当时的县令有点不咋的,只要按日子把钱粮给他交足,他才不管老百姓咋活咋死呢。秦律呀,他只在乎一条,交钱!”

太史令点了点头,据史料称后期的秦始皇大兴土木,为筹措钱粮各级官吏都有考核的指标。以致后来如期能否上交足额的钱粮,成了各级官吏保命保官的标准,至于百姓死活,不是不管,因人而异了。这个县令倒也尽职,只是从后来高皇帝造反,老百姓的反映来看,似乎只是尽职但绝对不称职。

“沛县既是陛下的故乡,又是陛下的龙兴之所在,若非此僚如此,恐怕陛下也难在后来做到一呼百应,说起来陛下还要赏他一功呢!”太史令揶揄道,把刘邦逗得哈哈大笑。

在一旁的刘襄听到已经说到刘邦当亭长的候,就蹦出了一句:“皇祖父,你都当亭长了,那祖母呢,父王说过,皇祖父当亭长之前就有了父王!”

童言无忌,太史令现在总算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小孩子乱说话是要人命。太史令只能假装没听见,埋头润色刚刚刘邦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