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东坡往事> 第一零一章 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零一章 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2 / 2)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他发现饮酒还是老酒更浓烈,喝醉了还会口出狂言,发泄不满。顾及脸面,他选择闭门谢客,只对着妻子倾诉心事,任人嘲骂。</p>

他在罹难之后,心有余悸,对慕名来拜访的人,一律采取避而不见的策略,流露出随遇而安、旷达闲适的却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环境的险恶和诗人愤激忧惧的感情。</p>

在定慧院的东边,饭后散步的苏轼看到满山的杂花丛中竟有一株海棠,但当地人都不知道他的名贵。</p>

“陋帮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在贬谪之地能够见到海棠,因为蜀地是海棠之乡,一度使得苏轼竟有了回到故乡之感。</p>

荆南人乐京,也是因反对新法而被弹劾的官员,如今任黄州监酒税,闲暇时也作诗自娱。苏轼没事时也会唱和一番乐京的诗作。“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在黄州期间,苏轼作了不少诗,还著有《易传》九卷,也可以说是将《易经》弄得“粗通”了。</p>

初来乍到,因郡中无一人是旧识者,与人交往颇多不便,故苏轼经常独自策杖到江边,看江水云涛的景色,以打发那自以为是无聊的时光。</p>

寄寓江南武昌车湖的嘉州犍为人、年过六十的王齐万(字子辩)闻讯过江来黄州看望苏轼。</p>

身在异乡,见到故里乡亲,彼此之间自然十分亲切,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诉衷肠,一谈就是大半天。</p>

由于寒食节临近,王齐万不得不赶回车湖,临别时真诚地邀请苏轼到自家作客,苏轼欣然应允。王齐万此次到黄州看望苏轼,其实是受其兄王齐愈之命。</p>

王齐愈当时的年龄在七十岁左右。王齐愈善诗词,《全宋词》中就有他的作品八首。</p>

在王齐万与苏轼的交谈中,王家兄弟为何从四川犍为迁徙到鄂州武昌车湖寓居应是其主题。当苏轼送走王齐万之后,心情依然激动不已。</p>

通过与王齐万的交谈,使他对黄州、武昌有了大致的了解,特别是王齐万兄弟以蜀人寓居武昌车湖将近半个世纪,给苏轼谪居黄州的心情注入了新的元素。就在当天,苏轼于感慨万千中作诗一首赠给王齐万,诗题为《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p>

“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苏轼此诗内涵丰富,由西蜀嘉州犍为顺江东下的王齐万弟兄寓居武昌车湖刘郎洑四五十年乃不得已而为之,而刘郎洑又正好与楚国大夫伍子胥叛楚适吴所从渡江处的伍洲相对。</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