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东坡往事> 第六十三章 世间哪有“扬州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 世间哪有“扬州鹤”?(2 / 2)

杭州城虽美,但由于地处沿海,杭州湾潮水的倒灌常使得此地的饮用水又苦又涩,自古以来只有在山间凿井,才能得到可以饮用的井水。</p>

唐朝时,宰相李长源打了六眼井,引来西湖之水满足民用。后来的杭州刺史白居易又治理西湖疏通凿了六井,到苏轼倅杭时,杭州城的老百姓仍旧是靠着这六口井生活的。直到去年的秋天,知州陈襄到任后询问起百姓生活上的困难时,人们都争相说六井若不加以治理,百姓就没得水吃。于是,下马伊始的陈襄就决定彻底地解决此事。在这一过程中,苏轼同志也是积极地同知州大人在一起擘画。</p>

等到具体实施起来时,陈襄找来当地僧人仲文和子珪承办此事,仲文、子珪又让他们的徒弟如正和思坦作为助手。于是乎,他们带领民众清理沟渠,更换砖石,堵塞漏洞,直到次年春天,六口井才全部修整完毕。当时正赶上大旱,从江淮到浙右一带的井都枯竭了,不苦的井水在民间甚至被当做礼品互相赠送。但由于陈襄与苏轼的努力,当地的百姓却能有充足的淡水可用,甚至连牛马饮用和供人沐浴的淡水也都绰绰有余。</p>

春三月,在苏轼的撮合下,其一位堂姐的女儿嫁给了宜兴人单锡(字君赐)。看来,说媒也是苏轼的一大功德,且成功率极高。</p>

单锡是苏轼的同年进士,此人学士渊博还擅长作诗(苏轼也有此好),对天文天相和术术业极有研究(通阴阳图纬星历之学)。苏轼正是喜爱其才学,所以才把自己的外甥女和他撮合到一块的,以至于后来,每当苏轼到了宜兴,还会到单锡家住上一段时间。</p>

王淮奇(字庆源),是当年与苏轼在家乡玻璃江瑞草桥边的草地上把酒言欢、一同交游的小伙伴,如今听说要到京师应礼部试,苏轼就写信想邀请他到杭州来玩两天。后来,遗憾的是王淮奇落第了,也没有来过杭州。</p>

暮春时分,吉祥寺的牡丹将要凋谢了。</p>

苏轼邀请知州大人陈述古一同赏花,可陈襄却因事未能赴约,于是苏轼便作诗道,“对花无信花有语,直恐明年便不开”。谁知陈襄听说后,次日便早早地来到吉祥寺赴约,苏轼话锋一转,又作诗道,“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p>

这就是当时杭州府的一、二把手的幸福生活,直到后来,苏轼在去往常润州道上还会忆起与陈述古一起共事的美好时光。</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