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东坡往事> 第五十章 苏轼兄弟的颍州之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章 苏轼兄弟的颍州之别(2 / 2)

所以,这次离别对于涉入仕途渐深的兄弟俩来说,又是一次更为悱恻至深的远别。</p>

兄弟俩决定,借着去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拜访恩公欧阳修的机会,子由一路陪同将哥哥送到颍州。</p>

到了颍州,哥俩先到府上拜见了恩师欧阳修。</p>

欧阳修出守颍上时,因为是欧阳老先生的卜居之地(古时候所谓的卜居就是自己选择的地方),所以当地的山水风物深得老先生的喜爱,曾做了许多的诗词歌赋来赞美它。只可惜,老先生仅仅卜居颍州一年就病逝了,好在苏轼兄弟与恩师能够在此相见,并一起畅玩了几天。</p>

当时的王介甫正志得意满地推行新法,欧阳修坚决求退,出守州郡,但在地方上又不忍心让新法贻害到老百姓,就以各种理由限制青苗钱的散发。王安石闻知后,害怕欧阳文忠公被复用,对他的憎恨越来越深。</p>

就是在这种朝野动荡之时,得知苏轼兄弟的到来,欧阳公还是异常的高兴。专门在颍州的西湖边置酒为苏轼兄弟接风洗尘,当时欧阳永叔身边的子弟与门生众多,却单单把苏轼兄弟请到了上宾之席。</p>

席间,欧阳公发自内心地对苏轼说,你此次前来,老夫我非常高兴。我以前一直践行的为文之道,那是与天地间之大道并存的。如果说今后凡是为了眼前利益而改变操守的士子,那他就不配是我的弟子!</p>

前面说过,欧阳修对于当时绮丽雕饰的浮夸文风是极为厌恶的,并且也是身体力行带头要求变革的。苏轼在次当面聆听了欧阳公的教诲后,赶忙向欧阳公叩拜道,我苏轼至死也不敢把这些话给忘了(有死无易)!</p>

欧阳永叔又说道,小苏你就要到杭州去赴任了。杭州西湖边上有位高僧惠勤禅师,他与老夫有过交往,此人极有文采,尤其擅长写诗,以前我曾写过《山中乐》等三首诗赠送给他。</p>

欧阳公最后还不忘给苏轼引荐自己的熟人,他给苏轼说,等你公事交割完毕,今后在治理州郡的闲暇时光,如果暂时找不到可以游玩于湖山之间的知己,可以去找一下我的老友惠勤禅师。</p>

后来,苏轼按照欧阳公的嘱托,于到任的第三天就在孤山下找到了惠勤。二人一拍即合,畅谈了当世的知名人物。</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