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节(2 / 2)

对个人的要求。对社会,庄子则提出了批判与设计,这同样是出于人性人心</p>

来考虑的。庄子中主张“绝圣弃智”,因为伴随着知识、智慧、仁义、</p>

机巧而来的,自然是人的精神领域的骚动与异化,这将导致宁静心境的破坏,</p>

带来道德的堕落和社会的不平等。他设计了理想的乌托邦:“当是时也,民</p>

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欲,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p>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要求回到这样的世界,才能返朴归真,自然纯净,</p>

找到心灵的天籁。</p>

庄子在认识论上的极大贡献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的发现与提出。</p>

庄子在文学艺术乃至美学的领域中更是浸润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心灵。龚</p>

自珍说:“名理孕异梦,秀句镌春心,庄、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p>

鲁迅先生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p>

郭沫若更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p>

展的。”庄子中近200则丰富多彩的寓言,那种自由不羁的浪漫主义风</p>

格,那种诗性哲思的形象表达,那种艺术心灵的自然挥洒,那种高妙境界的</p>

神奇描绘,都构成了庄子极大的魅力。</p>

精彩篇章推荐</p>

1.逍遥游这是庄子的第一篇,人生活在这世界,应该追求</p>

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庄子说:“逍遥游。”</p>

2.齐物论庄子从思索梦见蝴蝶得出结论,要齐万物,等生死,</p>

一是非,同荣辱。</p>

3.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不仅仅要告诉我们熟能生巧和全</p>

神贯注的重要性,庄子借庖丁之口要讲的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p>

刃必有余地矣”的道理,即要依于天理,顺任自然,才能无往不胜。因此文</p>

惠君听了点头称是,说:“我得到了养生之道。”</p>

精彩语言辑录</p>

扶摇直上九万里。</p>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p>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p>

姑妄言之,如妄听之。</p>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p>

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p>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p>

盗亦有道。</p>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p>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p>

孟子</p>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p>

成书时间:战国</p>

类别:中国哲学</p>

版本推荐: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版书海领航</p>

孟子一生最遗憾的就是自己晚生了100年,没有亲聆孔子教诲,做孔子</p>

门人。但是孟子的追求目标,孟子的一生实践,孟子的言论学说弥补了这个</p>

遗憾,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杰出代表,孟子被尊为“亚圣”,凝结他思想</p>

精华的孟子一书也和论语一起被列入“四书”,成为后世文人必读</p>

的经典。</p>

孟子,名轲,字子舆,出生在离孔子家乡鲁国不远的另一个小国邹国,</p>

由于父亲早逝,少年孟子的教育得力于母亲。“孟母三迁”、“断机教子”</p>

的故事至今流传。成人后的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百年前孔</p>

子的思想、学问、言行都深深熏染着孟轲,所以孟轲的一生很像孔子。他带</p>

着为数不多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游历各国,试图推行自己的王道仁政主</p>

张。战国时期的天下之乱远甚春秋,各国都在谋求富国强兵之路,刀光剑影</p>

与杀伐征战的背景下,孟子的以“仁义”为核心的理论自然不受欢迎,所以</p>

其流离坎坷与孔子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孟子比孔子更多一些纵横家、雄辩</p>

家的气势,与他相处的国君往往被他辩驳得哑口无言,碍于敬贤的名声又不</p>

便发作,所以虽不用其说,但对孟子的待遇似乎略好一些。孟子并不以此为</p>

幸,他的学说与主张在君主面前碰了壁,他就与其他诸子辩论,以证明儒家</p>

的主张才是正确的。当他最终发现自己的主张没有君主愿意付诸实践,他就</p>

不再出游,而是效法孔子,序政、书,授门徒,并与万章等高足完</p>

成了孟子七篇的撰述工作。</p>

孔子是雍容淡雅的长者,他的学说与思想也是多从原则、基本立场出发,</p>

孟子是犀利使气的儒将,他的主张自然显得较为具体笃实。孟子提出了“王</p>

道”与“霸道”相抗衡,认为只有推行仁政,保民而王,实施他所列举的种</p>

种具体措施,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杀人、战争与暴政,所</p>

以他的学说虽在当时大乱之际未得付诸实践,但在以后的封建君王那里找到</p>

了市场,为后代君王治国理政提供了借鉴。</p>

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他说当一个小孩玩耍突然间不慎要掉入井中</p>

时,见者都会心中一震想去营救。针对这样一种心态,他分析道,其中的原</p>

因既非要去小孩父母亲那儿索要赏钱,也不是要树立救人的美名,当时也不</p>

可能有时间来考虑,这说明人性中有一种善的因素,孟子称之为恻隐之心、</p>

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做人的起始,扩而充之,由个人而社</p>

会而天下,成就一番功业,相反则独善其身都做不到。</p>

孟子受历代君王欢迎,也令历代君王恼火,他竟然极端藐视君王。他说:</p>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p>

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说</p>

得多么犀利,以致于朱元璋读后大怒,又要删节孟子,又要撤去孔庙中</p>

孟子配享的牌位。</p>

当然,孟子的风行还来自孟子的文学色彩。孟子描绘了一</p>

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舍生取义”的大丈夫形象;</p>

孟子展示了一篇又一篇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而又充满气势的唇枪舌战的精</p>

彩论辩;孟子还为我们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丰富了汉语的传统。</p>

精彩篇章推荐</p>

1.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向孟子清教治国保民的良策,好用比喻</p>

的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战例将梁惠王陷入两难困境,孟子借机一方面</p>

陈述王道仁政的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又不动声色地指摘了梁惠王的推卸责</p>

任。</p>

2.齐桓晋文之事章这一章较为全面地陈述了孟子要求推行仁政</p>

保民而王的具体主张,极为精彩地展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我们可以看</p>

到孟子如何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明知</p>

故问,步步紧逼,迂回论战等方法令人叫绝。</p>

3.庄暴见孟子这就是那篇著名分析“独乐乐”、“与人乐乐”</p>

的妙文。孟子在文中表达了君主与民同乐才能称王天下的观点。文中“与民</p>

同乐”、“不与民同乐”两段文字如两幅图景互相对照,非常形象。</p>

精彩语言辑录</p>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p>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p>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p>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p>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p>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p>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p>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p>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p>

生我所</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