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决策”听上去像是心理活动,可是,“信号检测论”却是在思维之外的,它按照纯数学参数预测正确及不正确反应的或然性。信号检测论是心理物理学的重大进步,也是今天的实验方法中标准库中的一部分,可是,它只关心知觉的某些客观结果,对知觉如何形成没有投下理解之光。</p>
然而,这期间,一小批心理学家却早已开始探索知觉的内部或者认知方面了。他们是唯心论者,但不是形而上意义上的唯心论者。反过来,他们遵循詹姆斯、弗洛伊德和比奈的传统,相信较高级的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的中心所在,而且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了解的。</p>
在1897年,就在桑代克及其他人开始转向动物实验学和后来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东西时,一位叫做乔治斯特拉顿的美国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人性化和明显是认知性质的知觉试验。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一刻不停地戴着一种可以使整个世界倒过来的眼镜。一开始,他四处走动和拿东西时非常困难,致使他经常闭起眼睛,依靠触摸和记忆力帮助他。可是,到第5天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自如地进行活动了,到这个星期末尾的时候,他感觉到事物就在他看见的地方,有时候,他觉得这些东西“就是正放着的,而不是倒过来的样子”。最终,当他取下眼镜时,一切都令人迷惑。有好几个小时,他发现自己取东西时是在朝错误的方向伸手;然后,他又重新掌握了这些东西实际上在正常看起来的时候是在什么地方的。实验很明显地显示,空间知觉,至少在人类中,有些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因此可以重新学习。</p>
这些发现虽然令人惊讶,可是,本世纪初期的几十年中,大部分心理学家的世界观都是反唯心主义的,没有任何人去欣赏斯特拉顿的工作,几乎也不存在认知型的知觉研究,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可是,到40年代,好几种不相关的、认知方向上的心理学分支弗洛伊德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性格研究和尚未成熟的社会心理学也在不断地获取力量,一些认为这些理论很对自己心思的心理学家也对知觉采取了与心理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不同方法的研究。</p>
在美国和其它一些地方,有些人重新发现了斯特拉顿的工作,并进行了新的视觉-扭曲实验。1951年,奥地利心理学家依沃科勒尔说服志愿者花50天的时间透过棱镜眼罩看世界,这种眼罩可使他们的视野向右偏转10度左右,并使垂直线稍有弯曲。他的受试者在几天的时间里感觉到,世界很不稳定,走路和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有困难,可是,一星期至十天之后,大部分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恢复正常了,几星期之后,一位志愿者甚至可以溜冰了。跟斯特拉顿一样,他们在取下眼罩后感觉到方向不明,可后来迅速恢复了正常现力。</p>
其它一些心理学家把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冷落的错觉研究又恢复起来了,到50年代,错觉研究又成了炙手可热的研究项目。图21中最为显眼的主观三角形是1950年由意大利心理学家吉坦罗堪尼萨发明的。它只是用来调查视觉心理过程的许多新错觉图象中的一个。还使用了一种特别的错觉来探索心理对模糊人物的解释。下面这个经典的图案是1930年由波林发明的,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随便看这幅图,它可以是一个老巫婆朝观察者这里稍为侧了一点身,也可以是脸稍稍转开了的一位少妇。</p>
人们能够在两种意义模糊的、不同的图象,或者在一些像鲁宾花瓶之类的人物背景可反向模型中看到两种意义模糊的不同图象的能力,不能被已知的任何生理机械理论所解释,英国心理学家斯图尔特安斯迪斯说,不过,它是较高级的知觉过程的结果。[有些知觉研究者把这种反向效果归结为神经饱和视网膜对一种图象感到疲劳,因而另一种图象就替代了原来的图象。可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自由地在两种图象之间随意转换。」思维能够接受40和50年代由一些知觉心理学家发明的“不可能的事物”,或者会因此而感到惊讶也是同一个原因。我们在下面举几个这样的例子。是思维,而不是视网膜、视觉神经,也不是神经皮层的一些特殊细胞在解释这样一个提示,它认为这是一个物体的图片,同时又觉得在现实世界里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东西。</p>
另一个对知觉的认知研究方法是由几位美国心理学家们想出来的,他们从40年代开始想办法发现需要、动机和心理设定对知觉产生影响的方式。在这方面比较出色的两位领头人,哈佛大学的杰罗姆布鲁纳和里奥波士特曼让小孩子们看一些玩具和简单的积木,这些积木的高度都是3英寸。然后,他们请孩子们判断这些东西的大小,孩子们认为玩具要高些。在这些实验的后面,他们对孩子们说,他们可以把玩具留下来,可过一会儿后又说不行。当这些玩具眼看着到不了手时,孩子们看这些玩具甚至比原来还大些。其他一些研究者请饥饿和不饿的受试者估计食品大小时,饥饿的人看到的食品比不饿的人看到的食品大些。这些实验以及类似实验表明,需要、**和挫折会影响知觉。</p>
按照同一时代的其它一些研究,性格方面的有些特点也是如此。在维也纳接受过教育然后来到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尔丝弗兰克尔-布兰斯维克给一组孩子评定了种族偏见的级别,她认为这种特点与生硬的“权力主义人格类型”有紧密联系。然后,她给孩子们看一幅画着狗的图片,然后是一系列过渡性的图片,狗的图象慢慢变成了一只猫。在偏见上评得高分的孩子倾向于在更长时间内认为这些图片是一只狗,不像那些偏见得分低的孩子更有弹性。当她请孩子们辨认一系列颜色发生了从一种深度到另一种深度的变化的图片时,情形也是这样。</p>
40年代和50年代对知觉进行的另外一些认知研究还探索了“知觉型防御”对看见某些令人倒胃的东西产生的心理抵抗。研究者利用速转实体镜在屏幕上很快地闪动一些单词百分之一秒左右,然后发现,受试者能够辨认出来的中性词多于禁忌词。当实验者为男性,受试者为女性时,效果最为明显。有一个小组用速转实体镜显示出一些与成就相关的词汇,如“竞争”和“掌握”,还有一些中性词,如“窗户”和“文章”;通过亨利默里tat法测试为极想成功的受试者认出与成就相关的词汇的速度,比认出一般中性词汇的速度快些。</p>
心理设定,或者叫人们对可能看到的物体的预期,是这种研究的另一个课题。布鲁纳和波斯特曼利用速转实体镜让受试者们快速地看一些扑克牌,大部分牌都是标准的,可其中一些不是标准的,比如红色方块四。习惯和预期使28位受试者中的27位认为不正常的那些牌也是正常的,可是,一旦受试者了解情况后,他们的心理设定就发生了改变,辨认扑克牌时出错的机会也减少了。</p>
到1949年,这类的研究非常之多,心理学家们从当时的流行女装中借来了一个词,他们谈到了知觉研究中的“新面孔”。在约10年的时间里,新面孔红极一时,收集了大量资料,涉及需要、动机和心理设定对知觉产生影响的范围。然后,因为缺少详细的理论,以解释这些东西发生的过程,这场运动最后也偃旗息鼓了。</p>
可是,一种更新、更有威力的理论,即信息处理,也已经开始转变认知心理学了。这种理论认为,有一系列有序的过程,感觉是通过这些过程传递到思想,思想也是这样传递到行动中的。这种理论假定并提出了实验证据有一系列步骤的感觉输入变形,包括在感觉器官中暂时的记忆存储,编码变成神经冲动,在思维中短期存储,再用熟悉的物质进行检索或者连接,长期记忆力存储,检索等等。这个理论使心理学家能够具体地处理思维如何处理进入的感觉材料,而且,它还恢复了对知觉采取认知方法的兴趣。到70年代,这在认知领域里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p>
可是,这时候,对于知觉的生理学已经有许多有意义的发现。从那以后,观察看这个动作的两种风格,即生理学和认知法,就并存一起了,它们表面看上去彼此对立,实际上都集中于同一些现象的不同方面,从现在起,我们会看到这些情况。</p>
看的形式</p>
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外形的这个问题好像根荒谬我们怎么能不看见事物可是,对外形的知觉既不是自动的,也不是完全不出错的。我们在晚上看见黑暗中一个阴影般的东西,不知道它是一片草丛还是潜伏在那里的一个人;我们看着一个签得十分潦草的签名,不知道这个签名到底是以c,g还是以o开头的。我们坐了很长时间的飞机后疲惫地回家,看见空荡荡的机场停车场里停着我们的车,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朝它走出去,可到跟前时才发现,这只是跟自己的车看上去差不多的另一个牌号的车。我们很喜欢玩拼图游戏,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游戏很难做,当我们把最后一片东西装到自己刚刚空下来的一个边子上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愉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