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原康酒> 第192章颜真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颜真卿(1 / 1)

 颜真卿祖籍山东ly,西安人。是儒家复圣颜回的39世孙,唐代名臣、伟大的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据《云溪友议》所载,颜真卿任临川内史,使“浇风莫竞,文政大行“,颇受赞誉。经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他在巡视过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狱,受百姓称赞。巡查河东时,劾罢不孝的朔方县令郑延祚,使其被朝廷下诏终身禁止录用。天宝八载(749年),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因受宰相杨国忠厌恶,被外调为东都采访判官。次年,再任殿中侍御史。天宝十一载(752年),转任武部员外郎。杨国忠始终想排挤他,于次年将颜真卿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

颜真卿为官忠烈,安史之乱时,他和堂兄颜杲卿(史称双良)共同抵抗叛军,常山太守颜杲卿一家30余口全部就义。十七郡共推真卿为盟主,军事皆禀焉,他指挥得当,有力地阻击了叛军的前进步伐,为唐朝打败安禄山垫定了基础。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太子令狐峘为他撰墓志铭:有唐名臣赠司徒鲁郡文忠公颜公,奉大顺为元功,建大节为至忠,以安横流,以纽颓纲,秉是一心,祗事四朝。

自登朝及作藩牧,常以安君厚俗为务,奖善伐恶为志。言非至公,不发於口;事非直道,不几於心。植操则夷齐之高也,理戎则羊陆之仁也,当朝则汲黯之正也,莅下则廉范之通也。蕴是具美,行乎至俭,强暴莫敢冲,千飙不能动。大义久废,公起之;醇风久(阙),公还之。非贤人之业,何以臻此然虚已下士,不以名位自高,苟有道者,蓬门鹑衣,必与抗礼。……善与人交,执友之子,义均甥侄。介操所至,不迁其守。刚而中礼,介而容众,静而无闷,动而有光。便於已,希权幸不为也;君有命,蹈汤火不辞也。心在弭乱不在功,志图报国不图生,故其杀身成仁,视死如归,虽汉之龚胜、魏之王经,无以加焉。

如今颜真卿离我们远去已经有一千多年,他的书法和忠义永远被人们传颂。作为他的后代,我们溧阳市别桥镇黄金山颜家村南石桥至今砌着颜真卿后人四五百年的碑记。哪一天石碑被挖掘出来重新展示,作为文化,一定能让他的事迹再现光芒,被子孙后代世代铭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