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两个上司走回来,两个典吏眼巴巴的问。
韦德安是个会在文章里发挥长处的人,他把“一天的剿匪人数”改成“近几年的剿匪人数”。
后面,他还要典吏加上:
县衙大门被土匪损毁严重,更换大门开支三百两纹银。(其实大门就多了三个小小的窟窿眼。)
剿匪损毁兵器严重,从新打造兵器开支四百两纹银。(其实就损毁了一把雁翎刀和一些竹枪而已。)
牢房年久失修,修理开支三百两纹银。(这确实是真话,但也没什么活着的犯人啊!)
典吏心领神会,眼珠子似元宝状模样放光,提笔又写:
总支出:三千两纹银。
总入库:五千一百五十八两纹银。
大事搞定,皆大欢喜。
不过,韦德安和钱枫还得有一两天忙活的,拟文书是一个非同小可的细活,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上表朝廷的书信总是要反复推敲,在不邀功的情况下,还要把功劳写得清楚明白。
剿灭了四股大土匪,街上免不了热闹一番。
第一天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气氛和逢年过节没两样。
第二天,县里县外的老百姓都敢大胆的出去做事,都不用挑时辰或者结伴同行。
第三天,是三塘县集市。
皮小虎、刘金贵和伍友德,他们三个早早就换上了捕快的制服。
本以为这三个人要出去炫耀一番,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人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倒好“新兵蛋子做早操”。
在得到三个“导师”的点拨几句后,三人在宿舍的院子里练得是声形并驾齐驱,势有短裤不滴出一桶汗水,绝不收工的意思。
听说街上挂了好多锦旗,龙羽诚倒是好奇的出去一看究竟。
带着张德彪和李茂才一起大街闲逛,看见的锦旗一个比一个特别。
就拿竹制家具店门外墙上贴着的那面锦旗来说,上面写着:
玉树临风!龙捕头剿匪专用竹子,五十年老店,所有家具用的都是三年以上的老竹子,童叟无欺,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这不就是所谓的“明星代言”吗?
代言费呢?
貌视古代没有“代言费”一说,龙羽诚发觉自己损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
下一面锦旗就更离谱了,铁匠铺外旗杆上那面锦旗写着:
风流倜傥龙大侠专用兵器打造地,本店刀具,短的、长的、宽的、薄的一应具全,锋利无比,经久耐用,包你下得厨房,上得战场,实乃大好男儿必备之利器!
这铁匠铺的师傅也忒会吹了。
一把上品的刀具,没有十两以上的玄铁加入进去,根本就打造不出来。
一两玄铁十两银,你一个小小的县级铁匠铺有那么大的资金吗?有这种稀缺材料的渠道吗?
龙羽诚摸摸自己昨天刚打的中品雁翎刀,不禁唏嘘一声,都不愿意再看,带着张德彪和李茂才就走开。
来到一处茶舍,里边传来一阵阵的叫好声。
抬眼一看,门边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面用木炭写着:
不要听传说的,也不要听戏说的,要听就听说书先生的《高手!高高手!剿匪传》。
这时,就听说书的声音传出来:“只见龙捕头腾空而起,一跃十丈多高,手中的宝刀就么一摆,立时宝刀变长三丈多。
龙捕头果真神勇无敌,他一刀砍落,下面的人畜、鸟兽、跳蚤一个个都被劈成了两半……”
太夸张了!实在听不下去。
再说了,这个闹着玩的称号也没几个人知道啊!是谁吐噜出去的?
龙羽诚扭头离开的时候就问:“这说书的也太会瞎编的吧?我有那么神乎其神吗?”
对于张德彪来说,龙羽诚就是一个天花板级的人物,传得越神乎其神,就越给衙门长脸,而且自己都能沾点光。
所以,张德彪那是一本正经的回答:“故事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这个回答龙羽诚无从反驳,他摇摇头又问:“哪个寡妇嘴这么没把门?把这闹着玩的事给说出去的?”
听到龙羽诚问这一茬子事,张德彪轻轻的咳嗽两声,就不言语了。
事实就是,这些个称号都是张德彪和李茂才这两人传出去的。
李茂才一个人当然不敢揽责任,他也不能让张德彪一个人承担责任,因此,他的回答很简短,就一句“韦大人吩咐我们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