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我养的大蒜坨成精了> 第187章 炼丹-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炼丹-2(1 / 2)

 只不过,李千玺拥有各种不科学的自然圣术,可以帮助他加速整个药材炮制加工的过程。

例如说,需要阴干的药材,可以用【造水术】的衍生圣术【脱水术】,抽取药材中的水分子来使其迅速脱水,达到他需要的状态。

而需要一定温度晾晒的药材,则可以用【干燥术】来实现,需要烘干的药材也同样有【烘干术】使其达到完美的状态。

这样一来,就把炮制药材的过程,缩短到了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无论是需要药材干燥、半干、温干都能实现。

先按照正常的熬制过程,将这些药材煎熬成汤剂,再用【脱水术】抽出汤剂中的水分,使其剩下药用成分。

最后再用【分解术】将这些药用成分分开,经过精密称量后确定各种药用成分在一份汤剂之中的含量。

得到每种药用成分的单质剂量表之后,他就可以成批量的炮制各种药材的单质成分,在配置的时候按比例取用,再用【合成术】将其合成药丸!

更甚者,李千玺还可以通过“入微感知、气感他视”,等连显微镜都达不到的不科学手段来进入微观状态,观察药材的这些单质成分经过煎熬后,和未经过煎熬时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来实现简化制药的过程。

说实话,李千玺在突然冒出“炼丹”这个念头之前。

也没有想到这些平时好像没什么用的自然圣术,运用到药材炮制上之后居然这么神奇!

要知道,药材在炮制和煎熬的过程中,并不能通过溶媒将药用成分100%的析出,很多都被浪费掉了。

所以有经验的医师,通常会根据病人的症状、使用的药材品质,在煎熬汤剂的时候留出余量,才能使一份汤药具有相应的疗效。

这也是中药很多时候,因为药材的产地不同、年份不同、药用成分的含量不同,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标准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李千玺能够解析出各种药材的单质成分,在一剂汤药中所需要的标准含量。

那么就可以无视药材产地、年份、含量等因素,直接提炼出药材中的单质成分来进行合成。

到时候,中医药恐怕将会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看谁还敢说它不科学!

不过,即便做到了这一点,中医药想要脱离“经验医学”的名头,还得想办法解决医师根据病人病况、体质,来配比药材单质成分含量的经验问题。

虽然可以通过留出余量的方式,来实现不同病情程度的病人都可以使用的通用药,但是想达到最佳的效果还是得看医师本身的医术水平。

好吧,这纯属是李千玺想多和想远了。

不是谁都能像他一样,如同一台人型x光机一样,能够快速而精确的诊断出病人症状的。

连病人的病症细节都掌握不了,还能指望根据病人状态来配比药剂含量?

这一点,连国医圣手的霍老恐怕都做不到,就更别提其他中医师了。

另外,想要解析一万两千多种中药材,那可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工程,靠他自己一个人慢慢研究,鬼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忙活了一阵,解析了几个药方之后,李千玺就有点耐不住性子了,毕竟他真不是什么搞研究的料。

之所以会学习中医药知识,也仅仅只是为了能将空间中培育的,各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效利用起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学会了医术后济世救人的崇高理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