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朱棣重生土木堡> 第五十三章:大封功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大封功臣(2 / 2)

如果说郭登和杨荣这种边关武将可能还因为战功卓著什么的留有活路,王文是百分之二百要被弄死的。

没有第二种可能。

所以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单纯的想要保住身家性命,王文都是绝对希望朱祁镇从此消失的。

但凡是和新皇帝已经搭上线的,都知道朱祁镇一旦回来会是什么后果。

看见在上头坐着的那老娘们了吗?

那是朱祁镇的亲妈,有亲妈不帮自己儿子的吗?

手里握着北镇抚司的孙绍宗,手里握着上十二卫亲军的孙继宗,那都是朱祁镇的大舅、二舅。

除了这两个权柄比较大的,朱祁镇还有三个舅舅,各自手握实权,分别在锦衣卫和亲军指挥司任职。

朱祁镇要是回来,他们能不明里暗里帮衬吗?

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王文,他显然是决定一条路走到黑了,现在这个时候,不跟着新皇帝混他也没别的办法。

“太后,也先刚刚退走,这次朝会是为验算军功,册封功臣而置,既然太上皇无碍,是不是应该干正事了?”

王文的话,没给孙若微留一点儿面子。

开玩笑!

这时候了都,还讲究什么面子?

他现在只希望新皇帝能给点力,不然一大帮人都要玩完。

一个多月前,土木堡之变,丧师数十万,连皇帝都被俘了,有面子吗?

满朝公卿乱作一团,朝廷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南迁被提上日程,北京城中举家逃亡南方的人与日俱增。

而如今,朝廷大军得胜凯旋,一路撵着瓦剌把他们赶出了紫荆关,京师终于安全了、平静了。

今日更是要论功行赏的日子,人人笑逐颜开。

然而,只有这帮终日混迹于朝堂上的人精们才知道,现在这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的波涛汹涌!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当迫在眉睫的危机解除,更大的危机缓缓浮现。

两个皇帝,只能剩下一个。

“于谦,作为此战最大的功臣,你当受此封,上前来吧。”朱棣向阶下说道,随后朝兴安点了点头。

作为司礼监如今的首笔,也是掌印的第一人选,宣读圣旨如此长脸的工作,自然是要他来做。

兴安展开金黄卷轴于半空,尖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郡国羽林之材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特命诸翰林院学士,燃薪达旦,破卷通经,授诸功臣材勇文武职理宜然也。”

“兹晋代理兵部尚书于谦为兵部尚书,加授太子少保,总督畿辅军务,荫一子于冕为安定伯。”

荫一子为伯,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荣耀了。

相对于武将,文臣想要封爵的难度可以说是指数级递增。

有明开国以来,只有李善长、刘基和汪广洋是以文臣封爵,不过三人而已。

于谦也没有想到这个,他甚至有些吃惊,连忙说道:“谢陛下,臣受之有愧!万万不敢接受,请收回成命!”

这个决定是内阁会同部议决定的,朱棣其实在这种事上还做不到一言堂,孙若微也远远不行。

“也先围攻西直门,是都督刘聚死战才让我军得到反攻时机,最后总兵石亨率部驰援,解除西直门之危。”

“居庸关外炮击也先大营,是神机营主将范广指挥的。”

“臣只是统筹全局,率领部下追击也先而已,论功劳,并不比谁的大。”

“陛下给臣的儿子封安定伯,臣更不能接受,他在此战中毫无建树,怎么能得到封伯的殊荣?”

“真要封爵,也要给死战九门的将士们封爵,臣于谦,何德何能妄称大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