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处处有田园,处处可安心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感情太深了。在外漂泊的时间久了,游子归心,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再说了,父母去世了,老家的根谁来续?老家的房谁来住?老家的一脉如何延长?老家的亲情谁去温暖?这些个问题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
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人和事最熟悉不过,以下几个场景经常在我的脑海里反复:
乡村的清晨,日落的黄昏,炊烟袅袅的升起,也许生活并不富裕、也许不很讲究,但是很简单,但乡村炊烟飘出幸福的味道;
听见雨林下茅舍,我挥洒田间地头,春播秋实充粮仓。辛劳作村外农田,这诗句就是形象对居住在农村里,农耕人过日子的缩写;
望桃花闲落风里,闻鹧鸪啼叫山前,村庄依旧在层林深处那么宁静,特别自由自在的享受田园生活;
岁月深处,别样的小院人家,这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充满着一种淡淡归真的情感色彩,日子总是那么纯朴,简单,自然。
这一切却能让人深受感染,怀念农村,思念农村,思乡归乡。
人上了一定的年龄,对故乡的怀念,更多的还是那人间烟火。炊烟的升起,点燃了白天村庄内与村庄外孩童的嬉闹和喧嚣,而日落时安静下来的傍晚,彩云下的沙漠戈壁依旧,黄河引水灌溉的渠小绕过村庄依旧长流不断。
一个远离城市的小村落,虽然偏僻但不孤独,虽然贫穷但不落后,虽然物质匮乏,但不缺少生活气,虽然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但是人们都很幸福快乐。这一切都源于人间烟火带来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小的时候,无论是上学,还是在田野里打猪草拦羊放牧,最期盼的是看见村庄上的炊烟缭绕。眺望远处自家房屋冒出的烟火,掂记那一日三餐,感到有家的依靠,感到有父母的温暖,感到有填饱肚子的希望。
那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飘舞如轻纱,斜飞似绸带,它们与千变万化的云朵相互映衬,最终消失在村寨房屋上空的远处。
那个时候,农村是自给自足,自种自收,自采自作,米和面是自己种的,菜是自己种的,没有在集市上买菜的说法,也没有冰箱去储存,现在的买菜变成了地里摘菜,每天只采收当天够吃的量。那时的丰盛感,来自于新鲜,从种到采收是百姓一日连一日的生活,是开门立户油盐酱醋茶的基础。
尽管当时的条件很差,土房子,土炉子,土桌子,做的是土里摘来的菜,土里种的粮食,土里捡来的柴火。但这都接地气,有热乎气,有浓墨般烟燻的痕迹,才是老百姓的日子,所以叫人间烟火。这是人类久远而来恒常不断的生活,是亲切、踏实的感觉,是一种滋味。
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土炉灶,土柴火,四方的泥台,插上炉筒子,坐上一口大锅,摆上装了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露天自然,可以看到燃烧的明晃晃的火苗子。因为炉子脱离了油腻区,因为可以围炉,上面烧着一壶水,咕咕冒着气,人坐在旁边,更暖更放松。
汤是出门前炖上的,野菜和苜蓿草特别嫩,萝卜苗用盐挤水去涩,青辣椒剁碎加点盐和醋,再带点蒜泥拌饭很香。
土灶上蒸完大米或者小米饭,锅边自然的接一层锅吧,嚼起来嘎嘣脆响,是我们小孩的零食。
一个老南瓜煮一大锅,火坑里再放几个土豆,饭熟了,土豆也烤好了。
在我离家后的这么多年里,小村、土房、低屋、矮墙、炊烟、粗茶、淡饭,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是一幅画,尤其那一缕缕炊烟,爹妈喊孩子回来吃饭的声音,把我眼前的画境,弄得朦朦胧胧的,如梦似幻,这会变幻的炊烟,晴天轻烟直上,雨天会变得沉重,有风的时候会摇摆,清晨,柔软灵动,傍晚,美轮美奂,夕阳下晚霞中,就像是印象画派的泼墨画,让人痴迷,让人留恋。
我喜欢炊烟的味道,尽管农村做的是粗茶淡饭,却有自然的清香,一日三餐的期盼,暖暖的味道,都是幸福的感觉。
想起儿时,由于粗茶淡饭,缺肉少油,营养不够,每天还没放学,肚子饿的咕咕叫。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看见村里炊烟升起,饥饿的肚子和嘴里的馋虫儿,一准会被勾引出来,一路小跑着回家,还未走进家门,就喊着饿了,来不及洗手,就会拿起筷子狼吞虎咽。
每当母亲站在门口一声呼唤的时候,你第一时间就会进厨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灶膛里的火苗,让你觉得特别温暖;那瓦片里冒出来的炊烟,让你看到了美丽的景色。
那些在田野上劳作的大人,看见炊烟,就知道家中的饭菜已好,那是家中的亲人,在挥着手臂呼喊他们赶紧回来吃饭,就会扛着农具,迎着晚霞,回归家园,一天的劳动结束了,看着农作物在茁壮的成长,有丰收的希望,有劳动的成果,带着这样的满意感,回家吃饭也是很满足的,很甜蜜的。
我出生在农村,虽然大部分时间在城里生活,但我的根在乡下,我的身上有农村人的烙印,我的基因里有浓浓的炊烟分子,我的骨子里都是一股股炊烟的味道。
在城里,这乡村的炊烟气已被电气比的文明消灭,若想回归到过去,土灶柴火,明火做饭,明火烤肉那是不可能的了。
父母不在了,故乡已经回不去了。没关系的,不要懊恼。有道是,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处处有田园,处处可安心。故乡容不下灵魂,但是农村还在,田园到处都有,处处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