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毡匠把弹好的羊毛均匀地抖撒在竹帘或苇帘上,然后用嘴含着一大口水,憋足劲“噗……噗……”地把水喷在铺好的羊毛上,他每次做这个动作,我们孩子们就看着笑,觉得这样好玩!好笑!
崔毡匠把大石头衬在门扇底下,把裹起来的毡坯用绳子捆起来,放在门扇或木板上,让我们小孩来帮忙,烧水提水,他用热浇在裹起来的毡坯上。接着,让我们小孩用脚使劲蹬踩,污水就不断地从毡坯上顺着门扇流下来,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游戏。
“擀毡的手艺高不高,就看最后一道道”。这个“一道道”就是毡子的边,也是擀毡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洗好的毡子四个边是长短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刀裁、剪刀铰,全靠毡匠手工揉捏,成品毡子的四个边笔管条直,“齐棱展板”,看着顺眼,用着也好。
这个过程中,有时候村里的好多人来看,用手捏着毡子夸奖,崔毡匠就得意洋洋,嘴上一个大炮筒子烟卷,一边喝着浓茶,一边美美的抽,过足瘾。
这时候有人就开玩笑起哄,说:“唉,人们说,木匠来了柴来了,毡匠来了贼来了,脱了裤子,看装了我几斤羊毛”。
崔毡匠也跟着调侃说:“来来来,看看看,哪个婆娘脱裤子。”
大家就哄堂大笑。
擀毡的场所既是劳动场所,也是大家观看热闹的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