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麦子熟悉之后,我们共同决定由她给我理发。一对一私人服务,理完直接洗澡,完全不用担心恼人的碎头发问题。
她有时还“强迫”我做皮肤保养,去角质、抹精华液、敷面膜、按摩,有点美容院全套的意思。
在这之前的很多年我都没让女的给我理过发:一是女发型师本来就少,一般也碰不上;二是我可能有了偏见,觉得好发型师跟好厨师、好司机似的,都是男的。或者说,大多是男的。
记得有一次,我去当时很火的sm东四总店理发。洗完头等待的时候,从镜子里看见给我洗头的小哥引着一位女发型师走了过来,并准备介绍一下。
“女的啊,换个男老师吧。”我头也没回,对小哥说。
说实话,我对她个人没有偏见(甚至都没细看),也没多想。
过了一会儿,小哥又回来了,说重新安排了,稍等。接着他有点埋怨地跟我说:“您说随意的,老师来了您又要换人,她面子上挺不好看的。”
我也觉得刚才的行为确有不妥,并请他转达歉意。
其实,麦子不是专业的理发师,她之所以会理发,盖原因有二:
其一,她觉得自己入过门。
她表姐是个能人,不仅有自己的店面,还有个与剧组合作的造型团队。麦子出于好奇心,曾经假装团队成员跟过组。
虽然她没有具体的工作,只是象征性地打打下手,基本相当于跟团旅游,但就是这次跟组让她对造型有了熟悉感。
这是种奇怪的感觉,大概相当于播下了一颗种子。
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我拿过法语的学分,虽然现在我连二十四个字母都忘了怎么念了,但是,它让我更有兴趣地看了不少法国电影。
我之所以扯什么法语、法国电影,其实就是想引用几句话。
一部电影里的一位作家说,他的最大抱负是“成为不朽,然后死去”。他还说,生命中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对于男人来说,是女人;对于女人来说,是钱。
其二,她有个技能,照葫芦画瓢。
这个技能可以用在化妆、厨艺、素描等多个方面,其用在理发上就是,她可以对着一张照片给我理出类似的发型。
她手很稳,态度认真,也有耐心,只是刚开始的时候慢点儿,就差拿橡皮擦修改了。
“我这算挖我姐的墙角了。”她笑着说,接着拿起了手机,“算算能给你省多少钱吧,就按一次一百块钱,一个月理两次,行么?”
“可以。价格很优惠,频率也合适。”我配合着她说。
这短发就得常理常修,要不很快就没型了。据说,那些有身份的、注重形象的人,都基本上一周理一次。
“一个月就是乘以2,两百。一年就是再乘以12,两千四……你说再乘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