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诸葛英豪传> 第二十五章 子午玄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子午玄机(1 / 2)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也是这半年时间,官方、民方、军方的抵触情绪与负面状况层出不穷,李严把这些问题都归咎于别人的嫉妒、淡漠、拆台。于是酷吏的嘴脸开始显现,怒斥、排挤、监视等高压手段相继登场。</p>

刘禅也意识到了李严的狼子野心,跟黄皓商议对策。</p>

黄皓说:“陛下不要担心,这事可以请相父出面。只是大权若再回到丞相手中,我们也不能再有说辞了,还请陛下好好掂掂这里面的轻重。”</p>

“要是相父肯出面倒好了,他虽然对我约束严厉些,在外人面前还是处处尊奉我的。不想这个李严小人得志,全不是昔日嘴脸,眼中早已没了朕了。再这样下去,蜀国的江山非要随了他李家的姓不可。”</p>

刘禅密诏诸葛亮入宫,“听闻相父近来多体察民间疾苦。”</p>

“前些年迫于各种压力,蜀国连番征战,人民心思扶摇也是有的。现在是养民的时候,我无非也就是看看百姓的生活状态,各方官吏是否依法秉公办案。人们内心平和,蜀国的江山也就稳了。”</p>

刘禅唏嘘感慨,“听说相父连二十杖刑的小案子都要亲自查处呢,可有这样的事?”</p>

“哦,那个案子涉及一位朝中高官,我担心行刑的人徇私舞弊,坏了纲纪。”</p>

“是徐武宣吧?他是李尚书的外甥。”</p>

“是。”</p>

“想也如此,朝中李尚书的子侄亲属还真是多呀。相父可知道这件事?”</p>

“哦,我只看他做事能为如何,还有是否秉公处事?未曾考虑过他们的家世。”</p>

“李尚书在朝中的子侄、亲信已经遍及各府各司。这样公然结党营私,相父可要好好在意。”刘禅把手伸向诸葛亮,看着诸葛亮冷无表情,便悬在空中不敢触碰,清清嗓子又放了回来。</p>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未王时’,臣集军权、政权于一身时,也多被猜疑。臣深知其苦衷,唯有废寝忘食地为国尽忠,才能聊以忘忧。所以,臣想李尚书如此做事也一定有他的苦衷。”</p>

“相父是不肯帮我?”刘禅眼中有泪,“先父若是如此,相父又会怎样?”</p>

“我只是尽职办事,若李尚书确有不当,我定秉公处事。”</p>

凡事“欲速则不达”,李严一心要巩固自己的权势,广树党羽,结果触动多方利益,成了朝堂中公愤的人物。</p>

李严的军事才能要比自己做官的权术差得远,没有什么功绩,没有什么明确的法度,任人唯亲,三军将士多有不服。更有魏延、吴懿者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p>

吴懿把诸葛亮临行时嘱托的话对魏延讲了,魏延就对三军将士讲了,三军将士就对蜀国的百姓讲了。于是,李严是卖国小人的事,就铁板钉钉,众口销骨了。</p>

曹魏起初得知诸葛亮北伐占据了武都、阴平,担心蜀国近期再次出征,就加派了雍州城的防守。</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