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珠玉空间> 第七十一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回(1 / 2)

 第七十一回华博会展四</p>

袁清逸看了看身边空出来的位置,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正在教育林影的李老,眼神暗了暗。【】他不怕麻烦,也不怕面对困难,但对于李老,这位林影的恩师,心里却有些犯杵不确定。</p>

林影自小就没得到任何人的关爱,好不容易有了一位全心全意护短的师父,从他这段时间的所为来看,就是瞎子也知道在林影心中,这位师父是何等的重要。</p>

虽说谈恋爱是两人的事,但若是有太过在意的人,那么这人也就能决定这段恋爱的变故。是成是败,有五成的机率在这种人身上。</p>

现在来看,在他和林影这段恋爱之中,能成为这样的人的人,这位李老肯定占其一。</p>

袁清逸在李老或是一些熟悉的人面前,也从没有刻意去隐瞒两人的关系。他们家是修炼世家,对于男男相恋的事看的要淡许多,最在乎的不过是修炼之事。依着林影的条件,若是他家里人真知道了,只怕是供着都来不及,哪还会有嫌弃之说。</p>

当然,现在这一切都还不是让他家里人了解的时候。可李老这里,却瞒不下去了,或许他应该主动出击……</p>

林影因为背对着袁清逸,这一切都毫不知晓。倒是李老看到了一些,心下更为了然,果然啊</p>

“……师父,刚刚你说的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这话,能不能用来鉴定这只钧瓷呢?”</p>

听到林影的话,李老回过神来,看着自家小弟子那单纯蠢的脸,心中涌起一阵无奈,精明如狐的袁家太子怎么就看上他了?难道真是互补?叹了口气后又不由一乐,这下太子爷也有收拾了不是?一物降一物,果然没错的</p>

想通后的李老心情愉悦的向自家小弟子解释道:“蚯蚓走泥纹,是因为釉中所含金属分子重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釉色也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却时釉的上下收缩率不一致,留下的不规则细线状流动迹。这种痕迹,仿品一般是没有的,就是有一般也是不明显的。”</p>

“那,这只钧瓷上的明显吗?”林影的大眼睛一呼一呼的,表情更为不解了。</p>

李老撇过头,眼不见为净。“这也是我看不准的地方。这只钧瓷因为没有对比,但我觉得他比真品的应该要浅些,但比一些仿品又要更深的多。”</p>

林影点了点头,没有再问。有些事,不是靠问也不是靠说就能清楚的。感觉,那是用无数经验累积起来的一种直觉。</p>

华博会第五天,挑刺儿。每一位接到邀请函的人和他的助手或是学生,都能拿到一张有着正副联的投票券。而在每一件展品之前,也都有一个小箱子,上面标着展品的号码。</p>

只要在投票券的正副两联上都写下自己觉得是仿品的展品的号码,把副券撕下来投进相应的小箱子里就行了。</p>

林影写上代表着那件钧瓷的21号号码,把副联扔进了小箱子里。</p>

李老却没有投票,对于他来说,林影投的这一票和他自己投的意义是一样的。奖金什么的,对李老这样的人,可没什么吸引力了。</p>

袁清逸也和李老一样,把投票券烂在了手心里。他可不会和自家宝宝争奖金</p>

华博会已经看了四天,其中还有三天是实物上手时间,所以大家心中也基本都早有了底,投票很快就结束了。</p>

除了几件大开门,也就是那种一看就是真品,甚至出处年代什么的都一目了然的几件物品外,别的都多多少少有人投了票</p>

可21号箱子里却只有林影一个的票</p>

也是这时林影才反应过来,看看那件钧瓷边上那一叠儿高的鉴定报告书,不乏一些知名专家的鉴定书。有这样强有力的“证据”,外人还能选它,才真是需要非常大的自信和勇气</p>

不说自信,那是对自己专业知识和眼力的一种认可。可勇气,这样一口气得罪好几位专家的魄力可不是人人都有的估计就算有人觉得这钧瓷不对,也不敢真的把票投进去吧</p>

林影叹了口气,他没想到这一层,可他不相信李老和袁清逸也没想到哼,也不提醒一下,就这样让他大刺刺的再次受人瞩目</p>

不过再一想,就算他们提醒了,估计他也不会当一回事要知道,奖金可是上千万啊</p>

在这雄厚丰盛的让人流口水的奖金面前,林影淡定的表示,别的一切都是浮云,小意思</p>

每一件展品都会从投票券之中抽一人上前去解说他投票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觉得这件物品是仿品?</p>

轮到21号展品,也就是那件钧瓷撇口瓶。打开箱子,不用抽,直接拿出来念着林影的号码。</p>

林影起身顶着众人诧异的目光走到台前,这下之前的紧张感反而消失得一干二净,思绪从未有过的清明</p>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