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十六章 《兰溪县志》——王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兰溪县志》——王倬(1 / 1)

 王倬,字用检,号质庵,江苏太仓人,王世贞的祖父。王倬为王辂第四子,王梦声七世孙。进士,授浙江山阴知县,以文官领兵,屡立战功,曾任贵州、琼崖兵备副使,广西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等职,后被命为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右侍郎,编修《兰溪县志》。

王倬,历知山阴、余干、兰溪三县,任内以善于断狱而著称,使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的却是他的赫赫武功。明朝中期吏治败坏,各地民众暴动此起彼伏,王倬以文官领兵,机敏过人,用兵如神,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其官职也由县令历迁御史,贵州、琼崖兵备副使,广西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以治军实功,被命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后终南京兵部右侍郎。

王倬的优异表现,得到了明朝政府的高度评价:“所至称循良吏,民思之。”王倬孝友天性,豁达大度,家产不能及中豪,而割田千亩仿范氏义庄养赡族人。自奉俭薄而厚于济物,禄俸之余,每分及族党,故旧师资执友,罔不周到,虽远戍之卒,行役之氓,饥寒患难,告于公,必满所欲,居官清廉,不求虚名,务图实效,公事之余,则好与诸生讲论经义。

正德年间,宦官刘瑾权擅天下,不少官员为保全自身而贿赂刘瑾,王倬却不为所动,认为“生死贵贱命也,贿则使我尽丧其平生”。刘瑾倒台后,朝廷为褒奖其名节,在家乡赐建都宪、方伯两坊,筑石牌楼以铭之,乡人聚而成市,牌楼镇因此而得名。

王倬是兰溪历史上功德兼隆的知县之一,在明、清两朝,入祀兰溪名宦祠。他任兰溪知县前,曾先后担任山阴、余干知县,以善于断狱和平定变乱著称。兰溪大饥荒,王倬就是这时候来任兰溪知县的,可见上级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就任兰溪知县时,兰溪县监狱里人满为患,其中有100多位“犯罪嫌疑人”拥有相同身份,他们是来自基层的里长,且全是因为拖欠租税被关押的。初次审问后,王倬把他们全部释放,且免除他们被关押前所拖欠的租税,一时“人情大欢”,同时又在十天之内,抓获盗贼十多位,令不法分子不敢为所欲为。

兰溪大饥荒,新任知县王倬开仓赈济,但打开城南预备仓:“视其仓屋,皆坏漏弗支,所储之谷,失亡大半,而在庾者,又皆陈腐不可食矣”,面对被糟蹋的粮食和饿得奄奄一息的贫苦百姓,王倬泪如雨下,事后决定迁建该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