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昊天瀚海>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附)黄帝大事年表(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附)黄帝大事年表(上)(1 / 2)

 下面据李延军《黄帝生平年表初编》,梳理一下远古战争以及华夏民族的诞生。【】(下面的内容是信史,有些地方有别于小说,之所以写这个,是以正视听,达到科学严谨的目的。)

前6018年(1岁),弱而能言,不到70天就能发出简单的语词,到1岁时,就语言明晰,常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

前6017年(2岁),学步,思维敏捷,聪慧过人

前6016年(3岁),幼而徇齐,才智周遍,语言表达能力强。

前6015年(4岁),初学于项先生,授之结绳记事之术。

前6014年(5岁),初习伏羲卦象“——”、“——”,初识阴阳之理。

前6013年(6岁),对神农氏以前主要文明成果基本涉列一遍,尤其痴迷伏羲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前6012年(7岁),学习神农所重64卦,精解卦意——对天地万物现象的记录和规律性的解释。

前6011年(8岁),长于姬水(今陕西黄陵境内环绕桥山之沮水),因而姓姬。长而敦厚聪敏,善于思辩问题,通过游戏,在玩弄卵石、草棍中,发明了杠杆,以后又用绳子相系,用一块石子在木棍的前后移动,就可以称起不用重量的物什……这一发现,以后被发明为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杆称。

前6010年(9岁),看人们从山上滚下的木头而发明了车轮,并进而想到,天地阴阳更替,周而复始,不也是车轮一样旋转吧?见一滚动的木头带动纵向搭于其上之木,感而有思,将车轮装于纵木之下,形成最初的“独木车”。

前6009年(10岁),成而聪明。是年少典逝世,因搏技和发明,袭封君之地,代有裹氏为姬王。知神农之弊。

前6008年(11岁),黄帝元年。初制冠冕,封王师(臣)项先生,调查氏族内部积弊与民情。

前6007年(12岁),黄帝2年。封附宝为王母。

前6006年(13岁),黄帝3年。以土德王,注重农业,革旧弊,施新政,初建宫室。

前6005年(14岁),黄帝4年。得后土辩乎北方,积弊初治,但氏族实力仍弱小。

前6004年(15岁),黄帝5年。得苍龙辩乎东方,知天下大势。

前6003年(16岁),黄帝6年。得宁先生制陶,封为陶正,辩乎西方。

前6002年(17岁),黄帝7年。边声又起。炎帝神农氏所属马部落从西南搔扰,抢夺财物与妇女。

前6001年(18岁),黄帝8年。南方虎部落北逼。

前6000年(19岁),黄帝9年。边声日紧,马、虎部落联合进逼,马部落进至马山,兵临城下;虎部落北进到老虎尾巴村。姬王开始东迁。东迁至龙首。

前5999年(20岁),黄帝10年,西南同样受炎帝部落挤压的白鼠(西陵)部落使者辗转而至,传达和亲之意。东迁至交口。

前5998年(21岁),黄帝11年。姬王将部族分为东西两支沿葫芦河、洛河北上。姬王走洛河,北迁至茶坊。

前5997年(22岁),黄帝12年。北迁至今甘泉道镇。得西部陇东一带一学者指点,确定沿洛河西迁路线。封宁先生为前导。

前5996年(23岁),黄帝13年。西迁至今甘泉桥镇。

前5995年(24岁),黄帝14年。西迁至陕甘交界之姬塬。

前5994年(25岁),黄帝15年。遇广成子一徒弟,初识“至道”。喜天下戴已,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形色憔悴。南迁至今甘肃环县,与走葫芦河分支会合于华池。是年,西陵氏女嫘祖在故里盐亭养蚕为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