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嫡门> 第九十三章 算计无所不在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算计无所不在 三(2 / 2)

杜云寻揉着额角,当年教他书画的先生就是这么教的,为何他能懂,范安岳却不懂

范安阳听了几句他们的对话,就丢开了。范安岳毕竟年纪小,技法他懂,但意境,对他来说太深奥了!

杜云启也过来了,他一坐下就大呼口气。

“今儿总算不用再理会崔家人了。”

范安柏亲手倒了杯茶给他,“你就不怕崔家也雇船追过来”

“呵呵,崔家确实是雇了船,不过只有崔牧一人上路,他也要去湖州读书。”杜云启应付崔家人几天。不单他从崔牧及其下人,还有他带去的丫鬟,也从两位崔姑娘及其丫鬟那儿探得不少事。

“崔家本支很有心招你我为婿,甚至连复常小路都盘算上了,那几日三番两次的要请我们去崔家做客,我在猜啊!兴许咱们一踏上崔家门。离开时,都成崔家婿了。”

范安柏恍悟。“所以你才催着我,赶紧上路”

“是啊!你祖父大概与我祖父想的一样。都想把咱们的婚事压后,我在想,杨家世子更迭,杨太后八成心有不安,可能想要早早逼皇帝立太子吧”

“我不懂,她虽是先帝继后,但予当今一无扶养之亲,二无扶持之功,她到底何来底气,能逼皇上听她号令。任她想立谁为太子就立谁”范安柏道。

“她何来底气就是底气不足,才会想要赶紧比皇帝立太子。对了,你那天跟我说。想在湖州开绣庄”

范安柏微笑点头。“原本是想打发走那些心思不正的绣娘,结果招了不少新绣娘后,想着这么一群人材放着可惜,我们去书院读书,自是简朴为要,阿昭一个女孩家,在外祖母照应下,还怕缺了她的不如就近开家绣庄,让那些人有个出路,也可攒些锒钱花用,省得每次要用钱,就得大老远的回京去要。”

“你这主意不错,我们也掺一股,咱们兄弟不管事,只管坐着分红就是。”

“去你的,你身边也有几个管事,我就不信,杜相让你带着这么些人出京,就没有旁的打算。”

杜云启嘿嘿笑了两声,“知道就好,所以他们都有差事在身,你这绣庄咱们就出钱不管事啦!”

“你信得过我们就好。”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要敢赖我们兄弟的分红,咱们就告范太傅去。”

范安柏笑骂两声便同意了,又取出方才从信鸽信筒取来的信给他瞧。

看完信后,杜云启放声大笑,“富阳侯世子万万没想到这封信会落在我们手里吧”

虽然信中无落款,信筒上却有富阳侯府的印记,信很简短,大概收信人识字不多,这年头识字的人少,识字的下人更是稀少,范安柏他们能从这寥寥数语,就能看出传信人的意思并不难。

“看来他们打算安插的人不少啊!看,这儿画了五件小衣服,指的应该是五个绣娘吧”杜云启顿了下,问:“你到底是挑了几个绣娘啊”

范安柏讪讪的别过脸,“就是挑了十个,我想说,那几个心术不正全要换掉,多挑几个,也好从中再择好的留下,我怎么知道,杨家这么大手笔,一口气就准备了五个想安插进来。”

“那你要全留下”

“嗯,我打算开两家绣餵,一家专做一般人家的生意,一家则是走官家权贵的路。”他边说,边看了软榻上的范安阳一眼,这是范安阳那天跟他提议的,一来可以名正言顺把那些绣娘放出去,二来也让杨家的人安插进来,虽然安插到铺子里,与杨家一开始的期望有落差,但在铺子里,打探东家的消息,比不相干的外人想打探,较不易引人起疑,而且,杨元贵若聪明,肯定能看出这么做,比让这些探子只盯着范家人好,她们能藉此接触到湖州的上层女眷,能打探到的消息,或是帮他连络想拉拢的人,绝对方便很多。

“你就不怕她们藉此生事”

“怕什么,就是要让杨元贵自以为比我们强,安插人在我们这里,我们却傻得不知道,我们只要盯紧他的人,就知道他想做什么,反将他一军,岂不是更妙”

杨元贵想要扮猪吃老虎,就不知谁是老虎,谁是猪了!

ps:

小朋友得了a型流感,大过年的一直在发烧,今天甚至烧到四十度。。。都准备要去挂急诊了!幸好,幸好家附近有家诊所有看诊~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